程嘉燧
【解析】 本诗为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前两句“十分飞盏任君衔,四座无声罢酒监”,写宴席上饮酒作乐的场面和气氛,用飞字写酒,形象生动、传神。后两句“更请白头歌一曲,不须看舞越罗衫”,写客人对主人的敬爱之情,用白字来表现。 【答案】 译文:我端起酒杯随意喝,你尽情歌唱不要停。再请你唱一曲,不要看我的罗衫。 赏析:这是一首宴会祝寿之作。诗人在友人的寿筵上,举杯向主人祝寿,主人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敬
【注释】: 1. 忆金陵二首:作者在南京(金陵)时写的一组诗。 2. 西风长板桥:南京城南长干桥,为诗人的旧居之地。 3. 笛床禅阁:指佛寺中的修竹、古琴等物,这里泛指佛寺。 4. 画里犹知处:指佛寺中仍存有六朝遗风。六朝,即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 5. 一抹寒烟似六朝:意谓佛寺中仍有像六朝时的寒烟一样的景象。 6.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首句点明题旨,回忆金陵旧居
注释: 1. 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牙字。 2. 轻染鸦黄拂髻鬟,莺雏巧笑斗双弯。 3. 不知《水调》声能苦,蹙损横波一寸山。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首,描绘了一个女子弹琵琶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1. 轻染鸦黄拂髻鬟,莺雏巧笑斗双弯。 - 注释:轻染,轻轻地涂抹。鸦黄,浅黄色。拂髻鬟,整理发髻。莺雏,小鸟。巧笑,微笑。斗双弯,比美或较劲。 -
【注释】 昆山:指苏州。 江月酣林水透霜,水精禅院旧绳床:皎洁的月光洒满林间水面,透出清冷的秋霜;那古老的禅院里,有一张用水精石雕刻的绳床,已经历了许多年月。 邻房僧起啼鸦散,塔里残灯鹔晓光:隔壁房间的僧人起床去打鸣,一群乌鸦四散飞走;而那座古塔里面,残破的油灯发出微光,映出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苏州游历时的一个清晨,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首句写“江月”、“林水”
【注释】 1. 夜扫:夜里清理。歌楼:妓院,也泛指歌舞场所。 2. 集:聚集。钿车(diàn chē):镶嵌有金玉的车子。这里指妓女的车。 3. 白头占曲:白发的老妓,占着曲艺。点红牙:用红色小木槌击打乐器,以发出声音。 4. 梁间:即“梁上”,指楼上。三日余音:三天后还有余音。 5. 狭邪:指淫荡不羁之人。 【赏析】 本词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李商隐是晚唐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情
注释:不要谈论歌难听也很少,坐在里面有客人想要沾湿衣服。 不看天上行云驻,试着分辨林端木叶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宴会中听到黄问琴唱歌后有感而作,诗中表达了对黄问琴歌声的赞美之情。"莫论歌难听亦稀",诗人认为黄问琴的歌并不难听,而且很稀少,这是诗人对黄问琴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接下来的"坐中有客欲沾衣",则是描述了宴会的气氛和氛围。这里的"沾衣"一词,形象描绘了宴会中的欢乐气氛
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牙字 曾怜古调背同时,廿载心期老曲师。 为是唱情听不得,鬓边先着几茎丝。 注释:曾经怜惜古调,因为怀念同时代的人,二十载的心期,希望成为一位老的曲师。因为要唱情,却听不到声音,所以鬓边已经长出了几根白发。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诗中的“曾怜古调”表明了作者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他希望能与同时代的人为伍。而“廿载心期”则表达了他对成为一位老的曲师的期望
注释:在曲中听着黄问琴的歌声,分韵八首,以“牙”为韵。 缓节安歌妙入神,玉盘铃走串珠匀。 小姬情事防人觉,挽着双蛾不肯颦。 赏析:此诗写曲中听黄问琴唱歌的情景,分韵八首,以“牙”为韵。开头两句是说在曲中听着黄问琴的歌声,安歌妙入神,仿佛玉盘上的铃声走串珠一般均匀。后两句是说小姬情事防人觉,挽着双蛾不肯颦,形容小姬对黄问琴的深情厚意。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曲中听黄问琴唱歌的美妙画面
注释:金陵,今江苏南京。雨斋,指王士祯的号。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秋日里登上了荒废已久的金陵台城,思绪万千;后两句则是抒发思乡之情,因为信笺上只有王士祯的题画诗《金陵》,他不禁感叹到家为何如此遥远。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寒月独归题松寥壁,寺外风江断去津,峰头木脱月相亲。 注释:在寒冷的月光下独自返回寺庙,站在松柏稀疏的山壁上,眺望着寺外的江水和断桥。山峰上的树木因为寒冷而脱落,月亮依然亲密地照耀着它们。 僧斋归处窗如烛,始觉寒风是主人。 注释:回到寺院后的斋房,窗户像蜡烛一样明亮,这才意识到寒风竟然是我的主人。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色,诗人独自走在寂静的山林中,欣赏着皎洁的月光和孤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