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沄客思腾腾,木末荒台尽日登。
谁信到家翻远忆,雨斋含墨画金陵。
注释:金陵,今江苏南京。雨斋,指王士祯的号。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秋日里登上了荒废已久的金陵台城,思绪万千;后两句则是抒发思乡之情,因为信笺上只有王士祯的题画诗《金陵》,他不禁感叹到家为何如此遥远。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秋阴沄客思腾腾,木末荒台尽日登。
谁信到家翻远忆,雨斋含墨画金陵。
注释:金陵,今江苏南京。雨斋,指王士祯的号。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秋日里登上了荒废已久的金陵台城,思绪万千;后两句则是抒发思乡之情,因为信笺上只有王士祯的题画诗《金陵》,他不禁感叹到家为何如此遥远。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全诗如下: 载伎重游王潭马砦岩 疏松历落映层台,绿字岩间覆锦苔。 谁扫青天屏障出,独摇红粉酒船来。 歌移滩下凉风入,诗借峰头暮雨催。 此日川光容易夕,相呼秉烛莫言回。 注释与赏析: 1. 载伎重游王潭马砦岩:载伎,意为载着美女或歌舞表演者;王潭、马砦岩都是地名,可能是指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 【原文】 去年寒食杏花新,扶杖犹同过北邻。 酒熟欲浇中圣客,花红来哭下泉人。 白杨但种看成柱,蒲柳虽存合作尘。 更有伤心无可道,空山一别六回春。 【注解】 - 去年寒食杏花新: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故称“去年寒食”。杏花盛开时为春日美景,此处指杏花初开。 - 扶杖犹同过北邻:扶杖行走,意指身体尚可支持。“犹同”表示仍然同行,与“北邻”即邻居一起走过此地。 -
以下是对《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其二》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中酒闲眠日掩扉,弄寒窗雨故霏霏。 译文:我因喝醉了酒而闲散地躺在床上,日落时分才把门关上。窗外寒风细雨淅沥,如同纷飞的花瓣。 花怜经眼关情剧,游忆同心见面稀。 译文:花儿看到我眼中流露出的深情,都为之心动,但我却因为思念你而感到相见的机会很少。 江上一番仍节换,天涯何处不春归。 译文:江上的时节已换,春天已经回到了天涯海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驿路连吴近,乡音带越稀:驿站小路连接着吴地(今苏州一带),而乡音(方言)在这里已经变得稀少。 - 注释: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公文、旅客歇脚的设施,此处“吴”指南方,特指江南地区;“越”指浙江绍兴以南地区,与“吴”相对。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驿路和乡音的变化
【注释】 江上:指江南。杨花,即柳絮。 覆:覆盖。白蘋,一种水草。 对君犹喜见残春:我仍然喜欢看到这春天的残景。 云山家在难乘兴:因为家乡在云山之中,难以乘兴远游。 风月闲来自怆神:因远离家乡,无以自娱,所以感到悲伤。 旁舍盘飧留客共:在别人的家里用饭。 向人怀抱好谁亲: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心事,但谁会理解我的心意呢? 山中只是空相忆,漫道天涯即比邻:只是在山里面思念着他们,说啊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行五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寄庄将军 僧榻书廊卧夕曛,兴来吟啸每过君。 梅残烛烬疏窗雨,雪冱香浓小閤云。 茶作松风先破睡,墨添山气待微醺。 自从一别莲花府,月下笳箫忆共闻。 注释: 1. 僧榻书廊卧夕曛:僧榻指的是僧人的床,书廊是指书房里的长廊。夕阳斜照,僧人在床上静卧沉思,沉浸在书卷之中。 2. 兴来吟啸每过君:兴致来了,常常吟咏啸呼,每次路过你这里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其一吟君诗送春归日,我正颠狂欲湿衣。 烛灭清歌高阁罢,酒醒疏雨小船归。 慵拈雪镜愁边照,判遣风花醉里飞。 预恐老添情转剧,明年春到兴先违。 注释:吟诵你的诗歌,将春天送走,我在那时正感到自己像要被春雨淋湿一样,非常兴奋。等到烛光熄灭、歌声停止,我才从高高的阁楼下来,回到小船上。醒来后,我喝着酒,听着细密的雨声,感觉心情愉悦。懒散地拿着雪花镜,在忧愁的边缘照见自己的倒影
【解析】 “故人不见岁将穷,临别风烟在眼中。” 这句诗意思是:与故人分别时,只见风中飘着淡淡的烟雾。 “岳院夜眠春涧雨,浦楼寒醉雪山风。”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岳院里度过一夜,听春涧的雨声;在浦楼中醉酒消愁,感受雪山的寒风。 “溪南邮使明朝发,江北来帆二月通。” 这句诗的意思是:明天有从溪南来的邮使出发,而江北的来船将在二月到达。 “廿载东桥歌酒伴,他乡残腊梦应同。” 这句诗的意思是
【赏析】 此诗首句“年去贫来不自由”是说诗人在年复一年地贫困下去,却仍然无法摆脱这种困境。次句“暗伤颜面向交游”,则是说诗人在内心深处感到忧伤,并对自己的容貌和行为感到羞耻。第三句“他乡且斗孤身健”,则是说诗人在异乡独自奋斗,虽然身体强壮但内心依然孤独。第四句“此日徒悬西壁愁”,则是指诗人此时只能空望着西面的墙壁,心中充满了忧愁。第五句“纸裹已空难爱惜”,则是指诗人已经将所有的纸张都用完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怅望吴阊百里余,故园兄弟日应疏。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怅望”意味着诗人在看到吴门时感到深深的惆怅。"吴阊"可能是指苏州的西门,而“故园兄弟”则指诗人的亲兄弟。“日应疏”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疏远。 2. 多年华鬓丝相似,三月春愁水不如。 -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
【注释】 昆山:指苏州。 江月酣林水透霜,水精禅院旧绳床:皎洁的月光洒满林间水面,透出清冷的秋霜;那古老的禅院里,有一张用水精石雕刻的绳床,已经历了许多年月。 邻房僧起啼鸦散,塔里残灯鹔晓光:隔壁房间的僧人起床去打鸣,一群乌鸦四散飞走;而那座古塔里面,残破的油灯发出微光,映出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苏州游历时的一个清晨,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首句写“江月”、“林水”
【解析】 本诗为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前两句“十分飞盏任君衔,四座无声罢酒监”,写宴席上饮酒作乐的场面和气氛,用飞字写酒,形象生动、传神。后两句“更请白头歌一曲,不须看舞越罗衫”,写客人对主人的敬爱之情,用白字来表现。 【答案】 译文:我端起酒杯随意喝,你尽情歌唱不要停。再请你唱一曲,不要看我的罗衫。 赏析:这是一首宴会祝寿之作。诗人在友人的寿筵上,举杯向主人祝寿,主人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敬
注释: 1. 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牙字。 2. 轻染鸦黄拂髻鬟,莺雏巧笑斗双弯。 3. 不知《水调》声能苦,蹙损横波一寸山。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首,描绘了一个女子弹琵琶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1. 轻染鸦黄拂髻鬟,莺雏巧笑斗双弯。 - 注释:轻染,轻轻地涂抹。鸦黄,浅黄色。拂髻鬟,整理发髻。莺雏,小鸟。巧笑,微笑。斗双弯,比美或较劲。 -
【注释】: 1. 忆金陵二首:作者在南京(金陵)时写的一组诗。 2. 西风长板桥:南京城南长干桥,为诗人的旧居之地。 3. 笛床禅阁:指佛寺中的修竹、古琴等物,这里泛指佛寺。 4. 画里犹知处:指佛寺中仍存有六朝遗风。六朝,即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 5. 一抹寒烟似六朝:意谓佛寺中仍有像六朝时的寒烟一样的景象。 6.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首句点明题旨,回忆金陵旧居
昆山响梵阁怀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 第一首 袈裟相伴踏清秋,健即闲行懒即休。 记得罢琴吹笛夜,雨声茅屋小如舟。 译文: 我与和尚一起在秋天的清晨行走,身体感觉健康就散步,身体感觉疲倦就休息。记得那晚上,我们没有弹奏乐器,只是静静地听着雨声,感觉这雨声就像是小船一样小,飘在茅屋之间。 注释: 1. 昆山响梵阁:指佛教寺院,位于昆山县。 2. 袈裟:僧人所穿的僧袍。 3. 健即闲行懒即休
本诗描绘了作者与季常上人一同游览九峰山时的情景。下面将依次展开诗句的详细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内容: 诗句详解 1. “九峰几点小窗间”:描述九峰山的轮廓在小窗户前显得格外渺小和细致,如同点点星光点缀于夜空。 2. “知尔遥临泖上山”:意味着对方从远处眺望着这一片山水,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情和关切。 3. “同是爱山须尽兴”:两人共同喜爱并热爱着这片山景,应尽情欣赏和享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