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诗句原文: 赤石夤缘宿吕梁,黄茅转盼失前冈。 百年身世如秦赘,一发功名愧楚狂。 投老计应吾土好,怀人情与莫云长。 梦回多少关心处,清镜朝来有鬓霜。 注释与赏析: - 赤石夤缘宿吕梁:赤色的岩石在夜晚如同被月光照耀,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有意为之,宿留于吕梁山的险峻之地。 - 黄茅转盼失前冈: 黄色的茅草随风摇曳,视线在远处迷离中失去了前方的道路,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
【注释】: 1. 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主峰海拔2694米。 2.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3. 金源:指金朝。 4. 风致犹依然:风度、气派仍然像从前一样。 5. 千秋:一千年。 6. 思沛:思念沛王刘彭祖(汉高祖刘邦的孙子)。 7. 万里:一万里。 8. 靖康:北宋末年皇帝宋徽宗被俘北去的事件,又称靖国。 9. 江统疏:江淹的《恨赋》。 10. 汝水:发源于山东省济南市,流经河南省
十四夜小饮 病酒年来已覆觞,清光今夕共灯光。 金床花散千门雨,华屋相传满座香。 准拟垂虹追辇步,偶看走马忆戎行。 饮阑欲借阳春曲,消尽征人幕上霜。 注释: 1. 病酒:饮酒过量而生病。 2. 清光:指月光,也指清明、美好的时光。今夕共灯光:今晚我们一同欣赏着灯光下的美景。 3. 金床花散:形容豪华的装饰。千门雨:形容夜晚下起了大雨,如同千门被雨水打湿一般。 4. 华屋相传:华丽的房屋互相连接
奉先西下乱山侵,涧道回旋入莫林。 翁仲半存行殿迹,莓苔尽蚀古碑阴。 长白山高朔漠连,金源风致故依然。 千秋魂魄犹思沛,万里丘陵却到燕。 感事重翻江统疏,伤心莫问靖康年。 幽兰一烬雄图歇,汝水悠悠入墓田。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储巏所作的《大房金源诸陵二首》。诗中通过描绘奉先西下的乱山景象、涧道回旋入莫林的景色,以及长白山与金源风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金源历代皇帝的怀念之情。同时
【注释】 春晦:春季将尽。晦,指日短而天色将晚的傍晚或夜晚。 脉脉:眼神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样子。 谁道:谁说。文园客:即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他曾被汉武帝封为文翁,因此称他为“文园客”。 新来:近来。 【赏析】 这是诗人送朋友离别时的临别赠言。诗中既写景、叙事、抒情,又以典出典,用典得体,不露痕迹;全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韵味无穷。 其一 首句起笔点明时令,“残”和“犹”两个动词
【注释】 次:第二。吴侍郎:指唐代诗人、名臣吴武陵。克温:字克温。天界寺:位于江西南昌,唐宋时为著名寺院。少:少,这里指年纪小。阴何:指晋安帝刘恭,他是晋明帝的孙子,晋成帝司马衍的儿子。行辈:同辈人。称老:称赞年岁高。不厌:不厌倦。燕坐:闲坐。莺歌:黄莺的鸣声。算:计算。余春日:剩余的春光。还期:约定的时间。载酒过:载着我的美酒来拜访你。 【赏析】 诗作于唐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27-835)
【注释】: 病里逢春去——在生病的状态下,又赶上了春天。 持杯奈酒何——举杯饮酒,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空山花事晚,晦日雨声多——空山之中的花事已经结束了(因为春天已过),连晦日(阴历每月初三为晦)这一天也下起了雨,雨声不断。 谩诵刘郎句,疑闻穆氏歌——胡乱地吟诵着刘晨、阮肇两人的故事,怀疑听到了《穆天子传》中的歌声。 长干旧僧在 ——长干这个地方以前住有僧人。 应记客曾过
范阳豪侠未销沉,总为燕歌动楚吟。 白草金陵迷马迹,秋风贾峪隔岩阴。 十年未洗尘随脚,万事还经雨到心。 欲为房山留半日,簿书明发正骎骎。 注释:范阳豪侠没有消沉下去,总是因为燕歌而想起楚国的吟诵。白草覆盖着金陵的大地,让人看不清马蹄的痕迹,秋风在贾峪之间吹过,遮挡住了山谷中的阴影。过去十年来,我的足迹随着尘土一起留下;如今世事纷扰,一切都被雨水冲刷到了心头。我打算在房山上停留半日
【注释】 遇雪将访泾川:遇上大雪,准备去泾川拜访友人。泾川:指泾县,在今安徽。王猷(yóu):西晋诗人王徽之。王徽之爱竹,常乘小舟游于富春江,遇一士大夫戴安道,因与共饮,醉后留宿,天明离去。王徽之临别时问:“君已醉否?”士大夫曰:“吾虽醉,甚佳,子不如我。”王徽之闻之曰:“竹林之始风也。”后人遂以“竹林”代称清高脱俗的隐逸生活。王猷爱竹,所以王徽之称竹为“竹林”。 相将访剡溪:相随同去访剡溪
《再答》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隐居生活以及与友人交往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注释: 1. 宦邸聊堪隐:宦邸,指官府或官宅,聊,暂且,堪,可以,隐,隐居。 2. 危峰枕曲溪:危峰,高耸的山峰,枕,依傍。曲溪,弯曲的溪流。 3. 人情疑梦鹿:人情,世俗之情,疑,怀疑,梦鹿,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4. 时事怕闻鸡:时事,时代形势,闻鸡,听到鸡叫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