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朋旧少,诗里得阴何。
行辈皆称老,追随不厌多。
香台供燕坐,花院听莺歌。
共算余春日,还期载酒过。
【注释】
次:第二。吴侍郎:指唐代诗人、名臣吴武陵。克温:字克温。天界寺:位于江西南昌,唐宋时为著名寺院。少:少,这里指年纪小。阴何:指晋安帝刘恭,他是晋明帝的孙子,晋成帝司马衍的儿子。行辈:同辈人。称老:称赞年岁高。不厌:不厌倦。燕坐:闲坐。莺歌:黄莺的鸣声。算:计算。余春日:剩余的春光。还期:约定的时间。载酒过:载着我的美酒来拜访你。
【赏析】
诗作于唐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当时诗人与吴武陵是老朋友。此篇是一首赠别诗。全诗四句,前二句写与吴武陵分别的情景;后二句写对吴武陵的祝愿,希望他早日到来。首句点题。“江东朋旧少”是说,在江东一带,像自己这样的朋友太少了。“诗里得阴何”,意思是说,我这首诗中所写的内容,都是从《世说新语》中引用来的。“阴何”指晋安帝(即东晋孝武帝)刘恭。
“行辈皆称老”,说明诗人与吴武陵年龄相当,都属老年人,因而彼此之间都很亲切。“追随不厌多”,说明他们之间的友情很深,相互间很愿意在一起。“香台供燕坐”,意思是说香台上摆放着一张矮桌,用来坐着品茗,欣赏花香,这应该是吴武陵喜欢的一种生活情趣。“花院听莺歌”,意思是说花丛中传来黄鹂婉转的歌声,也应该是吴武陵喜欢的音乐情趣。“共算余春日”,意思是说我们共同计算一下,还有多少个春天可以一起度过。“还期载酒过”,意思是说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乘船带着美酒去拜访他。最后一句“还期载酒过”表明了诗人的愿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它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又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