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观灯好,风光帝里多。
鲛屏围宝炬,鳌驾滟金荷。
列第珠垂箔,长桥蝀枕河。
谁家吹铁笛,月午更相过。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唐天宝年间的观灯之作。诗人从京城长安的元宵节观灯盛况落笔,首二句点明“何处”观灯好,而长安的风光又何止于此?后四句具体描写了长安元宵节夜晚的盛况,并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何处观灯好”,言观灯胜地非一处也。帝里,指京城长安。长安,今西安,古称西京、长安,为唐代都城,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这里用“何处”二字领起后文,说明长安观灯胜地很多,但诗人意在强调自己所见所感。
“风光帝里多”,进一步写长安的风光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帝里,指京城长安。这里以“多”字作结,既写出长安之“多”,也表明了诗人对长安的热爱之情,流露出一种自豪之感。
“鲛屏围宝炬”,“鲛屏”是神话中的一种宝物,相传为鲛人所造,可以避火。“宝炬”,指燃着的灯火。这两句写观灯时,灯光映照在“鲛屏”上,形成一片宝光,使人陶醉于其中。
“鳌驾滟金莲”,形容船只装饰华丽,金光闪闪。鳌驾,神话传说中的龙王乘坐的车子。“滟金莲”,形容船上装饰华美,犹如盛开的莲花。这两句写观灯时,船只装饰华丽,金光闪闪,犹如盛开的莲花,使人们为之倾倒。
“列第珠垂箔,长桥蝀枕河。”这两句写观灯时,人们纷纷登上高台观赏,只见珍珠般的灯笼挂在彩绘的栏杆上,长桥卧于碧波荡漾的河面上。这两句通过描绘长安元宵节夜的景色,展现了长安繁华盛世的景象。
“谁家吹铁笛,月午更相过。”这两句写谁家的铁笛声响起来,月光如昼,人们相互来往。这两句通过描绘人们相互往来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元宵节夜景的描写,展现了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大唐盛世的赞美之情。同时,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