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汴
【注释】 小筑:即小斋,作者在山中所建的小屋。落成:建成。题壁:在墙壁上题诗。文宁求鬼哭,石莫补天穿:语出唐张说《灵宪》:“地维绝而四极动,天柱折而九州颓。惟大帝(按指汉武帝)总资群灵,乃召四海之灵,与符台之上,以五色石纪号焉。其文列运图象,以记万方之氏、山川、草木、鸟兽、杂物、奇怪之象。今此室也,文宁求鬼哭,则石莫补天穿矣”。 自是奇人少:语出南朝宋何逊《王文宪集序》:“自是奇人少。” 骞
夜夜卷衣裳,非无颜与色。 不似浣纱人,徒令倾人国。 译文: 夜夜卷起衣裳,并非没有颜面和姿色。 但不像浣纱女子那样,只是让人倾倒了整个国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王日夜卷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秦王的赞美之情。秦王不仅外表英俊,而且内心深沉,有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视野。他的举止、言行都体现出王者的风范和智慧,令人敬仰。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将秦王比作“浣纱人”,以浣纱人的勤劳和执着
注释:九日那天在浴枝下沐浴,树枝上闪耀的阳光像多少许一样。 鼋鼍(yuán tuó)没有用来做梁,千万不要和仙人说话。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日沐浴的场景,通过对阳光、鼋鼍、仙人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远离世俗的意境。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满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贬谪途中的即目之作。首联写景,描绘了一幅孤剑徘徊、残书相伴的凄凉画面;颔联抒发胸臆,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颈联以孔融自比,表达了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格;尾联抒发感慨,借古人之典来表明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答案】 (1) ①徘徊:指徘徊不去。②孤剑负墙阴:指孤独地佩着宝剑,面对墙壁沉思。③残书:残破的书卷。④说昔今:指谈古论今,抒发感慨。⑤尚友:尚且可以作为朋友。⑥能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考核选择重要诗句的作用,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1) 首句“笔峰一似巫峰高”中的“笔峰”,指代自己的作品;“巫峰”,指代诗坛的高峰。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山峰,以山峰之高来形容自己的才华,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高度自信。 (2) 第二句“黄竹歌残续二桃”中,“黄竹”指酒,“二桃”指两个桃子,这里借指两个好友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人物韩愈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文学和道德的思考。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驱鳄文章泷吏诗,闻风廉立亦吾师。 “驱鳄”指的是驱逐鳄鱼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韩愈的文章能够震慑邪恶势力。"泷吏诗"可能是指泷州(今广东肇庆)的诗歌,泷州在唐代曾是边远之地,但因为诗人的才华而闻名。"廉立"指的是公正无私的品格。诗人认为韩愈这样的人才值得尊敬,因为他的文章能够震慑邪恶势力
这首诗是诗人在灵州山上游览时所作。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坡公已往遗踪在:这里的“坡公”指的是苏轼,他的足迹已经不在了(他去世了)。“遗踪”意味着他留下的踪迹或影响仍在。 2. 遥挹风流想玉标:诗人抬头仰望,想象着东坡先生当年留下的风采(风度、气质)。“玉标”可能是指东坡先生的高洁品性,或者是指他在灵州山上的形象。 3. 堪笑为官多白望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1) “数湾流水断桥涯,深巷寒村放士宜”意思是:几处弯曲的流水在断桥旁边流过,深深的小巷中传来了寒村的号哭声。诗人通过这两句描写,表现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2) “客久况当黄叶落,梦馀忽忆老梅迟”意思是:客人在外面待得久了,恐怕也到了秋天,看到黄叶落下的季节,想起老梅也该凋零的时候。 (3) “寄愁何必在天上,葬冢从教近伯夷”意思是
【解析】 本诗的注释,应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理解。译文要通顺流畅,不丢字落句;赏析则要抓住重点,点明主旨。 “短策冈头一径斜”,“短策”指马鞭,“冈”是山冈,“斜”是倾斜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山岗上,我骑着马鞭(马鞭长)走在一条小路的旁边。“归来独坐理沤麻”。这里的“沤麻”是指搓麻线,沤麻是一种古老的农事活动,古人常把搓麻线、织布等劳作作为休闲的活动
【注释】:金山,即金山寺。演漾,水流回旋的样子。苍烟荻户鱼鳞屋,形容江边景色如画。白露蒹葭,形容初秋时节的景色。萧疏人吏冷于秋,形容秋天景色清寒,人迹稀少。野水蜒丁瓜步舟,形容江上行人稀少。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刘钟嵩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江景和人物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水的流动,以及江边的景色和江上的行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赏析】: 首联“金山兀峙大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