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汴
芙蓉木末吹参差,鳏凤雌龙喟碧涯。 树介孤生无侧理,女贞内美自秋怀。 涉溪以远虎三笑,逃竹于幽绿一斋。 采秀樊桐今已矣,劳将酒脯祭文霾。 注释:芙蓉木是芙蓉树上的果实,芙蓉木末指芙蓉果实上的小籽。鳏凤雌龙指的是孤独而美丽的凤凰和龙。树介孤生无侧理,比喻一个人独自生活,没有依靠。樊桐,一种树木名。涉溪以远虎三笑,意思是涉过溪水时,远处传来老虎的三次笑声。逃竹于幽绿一斋,意思是逃避到竹林中的一间小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暮魂烟步漾银沙,㻬印印山山色霞。 - 注释:暮色的烟雾中步履于银色的沙滩上,㻬(mǎ)印(指烙印)着山峦的色彩如霞光般绚丽。 - 译文:在暮色中,行走于银色沙滩,仿佛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印记犹如山间色彩斑斓的霞光。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漫步于沙滩上的宁静景象,强调了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美景,以及在这美丽景色中的孤独与沉思。 2. 孝夏忠春谀地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共五首。每首诗的译文、注释和赏析如下: 第一首 美剑服之无腐响,石林鬼兽渐能降。 译文:宝剑穿戴后没有发出腐烂的声音,石头林中的鬼怪野兽也逐渐能被降服。 注释:美剑:指宝剑;服之:穿在身上;响:发出声音;石林:指山林;鬼兽:指山中妖怪;渐能降:逐渐能被降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宝剑的神奇力量,能够驱除山林中的妖怪,使其逐渐被降服
【赏析】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当时杜甫寓居夔州西郊的瀼西草堂,时年五十三岁。作者在这首诗中以咏物言志,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以下是逐句解释: 第一首 - 筇痕鹤迹上冰苔,芳草无繇寄所思。 注释: “筇”指竹杖,“痕”指痕迹。这一句描绘出一幅冰封的景象,而竹子的痕迹留在了冰上。
诗句释义 1 若论文章事,小巫或大巫。 - “若论文章事”:讨论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 “小巫或大巫”:比喻作者认为自己在文学上的能力与地位(小巫可能指技艺不高的作者,大巫则指技艺高超的作家)。 2. 吟诗贾岛瘦,咏树庾山枯。 - 这两句通过“吟诗贾岛瘦”和“咏树庾山枯”来描绘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艰苦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 “吟诗贾岛瘦”中“贾岛”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精炼的语言
【注释】: 1. 赋得揽察草木犹未得示诸子五首:是唐代王勃的作品。“揽察草木”是取其字义,即观察草木的茂盛与凋落,比喻世事的兴衰。“示诸子”,指让儿子们知道。“五首”指《登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五首著名诗文。 2. “勿将死玉匹生刍”:不要拿死去的玉和活着的草去比较。“匹”是并列的意思。 3. “义竹春深咒老梧”:在春天时用义竹来祭老梧桐树。义竹,即慈竹
诗句及译文 1. 作诗无定例,高者不因人: - 注释: 诗歌创作没有固定的规则,优秀的诗人不会仅仅因为某人而改变自己的风格。 - 赏析: 此句强调了诗歌创作的自由性和个性化。在古代文人看来,诗是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因此,诗人应当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去创作,不受他人约束。 2. 奇险宜深稳,孤清欲峭新: - 注释: 奇险的诗歌应具有深度和稳定性,而孤高清新的风格则追求新颖。 - 赏析
注释: 韩山高大险峻,开凿需要五丁的双手;艰虞的是九坂的道路。你像云汉的锦绣,我像衣裳和内衣。就像花朵开放凋谢,任其落在茵席和污秽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泰山后所作的咏史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首句“韩山高崱屶,烂斧我荛刍”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以及登山者用斧头砍伐树木的情景。这里的“韩山”指的是泰山,“崱屶”是形容山峦起伏的样子
我将按照要求逐句解释原诗: 诗句解释 予卜居大田自癸巳今庚子夏羊城归七月至于十月率病偶一日午毕循塍行邻犬有见而吠者感而赋之 - 予:我。卜居:在此处指选择定居或居住下来。自癸巳:从癸巳开始。今庚子:现在。夏羊城:夏天的羊城,可能是一个地名。归:返回。七月至十月:从七月到十月。率病:经常生病。偶一日:偶然有一天。午毕:中午结束。循塍行:沿着田间小路走。邻犬:邻居家的狗。有见而吠:看到就吠叫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燕市矜同调 - 在燕市,我因为与同道中人一样而感到自豪。 2. 禺山相见初 - 我首次与您在禺山见面。 3. 灵光犹鲁殿 - 鲁殿的灵光(象征智慧或启示)仍然存在。 4. 半体亦王馀 - 您的身体虽已不在,但其精神或思想仍然像王者一样存在。 5. 勿作浮湘叹 - 请不要像《湘洲赋》里的人那样发出感叹。 6. 非无种树书 - 我没有种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