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
翠云峰初度(戊子) 翠云峰是华山的别称,华山在华阴县南。“初度”指华山首次出现在日出的地方。《太平御览》引《汉官仪》:“汉武帝始造太一神,祠在雍郊,或曰太乙山。”又引《括地志》:“太乙山在雍州武功县西北二十里,即太乙之山也。……黄帝登此山,王公侯伯咸来朝拜,以封神焉。……秦、汉以来,每有封禅,皆于此山致礼。” 兵关路绝,穷栖僧刹古。(“兵关路绝”:古代关隘险要之地,常有战事,所以称为“兵关”。)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哀江南,其十六(丁亥):这是诗歌的标题和序号,表明这首诗是作者在丁亥年所作的。 2. 麻生伟须眉,顾盼肃孤高。:描述了一位名叫麻生伟的人物,他有一副好胡须,看起来威严而孤独。 3. 身长七尺馀,意气为人豪。:麻生伟身高超过七尺,他的气质让人感到他的英勇与豪迈。 4. 置酒召宗族,誓不污腥臊。:麻生伟准备设宴招待他的家族成员,并发誓绝不让自己玷污那些食物。 5.
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不合行(丁亥) 这句话可能是对某个特定日期或事件的引用,表达了一种与常规不同或者不合时宜的态度。 2. 男儿不合生慨慷,皮骨欲尽项仅强。游戏虎穴此危道,何苦锋刃相激昂! 这里的“慨慷”可能是指慷慨激昂的情绪状态。而“皮骨欲尽项仅强”则可能是指身体的疲惫和力量的消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社会不公或人生困境的不满和反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场景的诗,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蹻腾绿林雄,杀人何草草! - 这句描述了绿林中的英雄豪杰在战斗中英勇无畏,毫不留情地杀戮敌人。 2. 长技在掠夺,迅若疾风扫。 - 强调了战争中的主要技能——掠夺,以及这种行为的速度和效率。 3. 窟宅莲子峒,官军漏征讨。 - 描述了一个被占领的地方,官军的征讨在此受阻。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哀哉行》。诗中描述了沙县曾经富裕盛况,却遭受墨吏的欺凌。当义兵到来时,富人反而被驱掠;城门打开后,银铛遍野,旌旗满城,富人束手就缚。大麦枯萎,农民饥饿不得收获,商人贩夫乘坐华丽的马车,演员在华丽的阁楼里演出。王侯们互相称尊,笙歌交奏。而百姓生活在战争之中,他们却自称快乐。如同鱼儿游于鼎中,又如同鳦鸟筑巢在幕上。但当人们想要直言劝谏时,却被嘲笑,最后只能悲伤地流泪。 译文
这首诗是关于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事迹。张煌言在明朝末年,以抗清为己任,与郑成功、黄道周等共同抗击清朝军队。他的英勇事迹传颂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髯绝篇。听司空耿伯良叙述,诗以纪之(戊子): 这首诗是由司空耿伯良讲述张煌言的事迹后,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戊子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这里可能是说在戊子年(1658年)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2.
虔州城破,相公亡,矢石既绝参犹张。 跃马夺门,锋莫当,回鞭赴水何慨慷! 太宰清忠海内望,投缳仓卒正冠裳。 司马有志不得将,出城欲去中彷徨,翻然裹帻殉封疆。 彭公靖节意久藏,匕首毒药左右防,郁孤台上此志偿。 御史一死扶纲常,从容绝命圣人堂。 别驾潇洒酒中狂,临危不屈项果强。 虬髯铁面周职方,嚼齿骂贼肉飞扬。 卢君里居须眉苍,倚杖妻儿次第僵,终焉清冷完幽芳! 【注释】: 1. 虔州:地名,今属江西省
首先输出的诗句是:“庞公学道处,庐峰孤月时。赤脚发狂走,咄咄空中奇。” 译文:在庞公学习道法的地点,孤峰上明月当空。他赤脚狂奔,如同空中的奇异之景。 注释:庞公,即庞德舆,唐代诗人,以学道著称。庐峰,指的是庐山。赤脚,形容他的疯狂状态。 赏析:此句描绘了庞公在庐山修炼的场景,他赤脚狂奔,如同空中的奇异之景,形象生动,充满了动态美。 其次输出的诗句是:“微言成怪诞,流俗骇愚痴。妙谛岂足诠
新城令(戊子) 旴江马初嘶,黎川火已彻。 将军昼闭垒,高宴欢未绝。 县令夜登陴,殉城志早决。 自言出关来,豫与家人诀。 敌来将已奔,城空令徒设。 矢受南八面,衣湔嵇绍血。 所祈民命全,甘靖小臣节! 朝廷未知名,里巷常呜咽。 或云梦为神,位与睢阳列。 注释: 新城令(戊子):即新城令的诗作。 旴江马初嘶:旴江是江西境内一条河流,这里指战马在旴江边嘶叫。 黎川:地名,位于今天中国江西省境内。
昔过三衢市,狼狈史司理。 为言旴城破,我走太守止。 缟衣者少年,云是太守子。 凶耗传未真,旁皇失坐起。 虽无涕泪悬,意色不忍视! 今闻旴人言,捐躯公素矢。 被缚入武昌,还闻骂贼死。 骸骨委江城,亲戚复谁恃! 不知缟衣儿,曾否负归里? 注释译文: - 《建昌守(戊子)》是钱澄之创作的一首诗。 - 诗中通过描写诗人的遭遇和心情,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人民的同情。 - 诗中提到了“三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