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字词的意思来筛选答案。“夜半长生殿”:在半夜的时候,在长生殿里(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长安骊山华清宫长生殿的旧地重温旧情)。“金钗恨最长”:用金钗插在发髻上,怨恨之情最深(因为怀念杨贵妃)。“分明后身是”:分明说,我(她)是后来的人了。“环子”,指玉环(即杨贵妃的代称)、“三郎”,指唐玄宗。 【答案】 译文:半夜时分
【释义】 层梅:指雪花。化工:自然造化。玉蕊:梅花。若使:假如。□□刻:用刀刻字。千年犹未成:即使把时间定格,也不能使它永远存在。 【赏析】 这首《雪梅·其一》是陆游在公元120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冬天所作的一首咏雪词。上半阕赞美雪花的洁白和纷飞;下半阕抒发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感慨。全词意境高远,语言明快,感情真挚
黄香梅 黄梅的清香清新而且耐久,花瓣像镂空的金子一样璀璨夺目。 我想蜂儿一定是为了采集花蜜才会来到这黄梅树上
【注释】 晓日:清晨的阳光金门:古关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唐时在此设天门关,因以“金门”名之。气郁葱:形容朝气蓬勃,生气勃勃。 再登:重登,指多次被任用。况遇:有幸遇到。三登:三次被任用。 独乐何如众乐同:独自享乐不如与众人共享欢乐。独乐,指个人享受;众乐,指大家共同享受。 玉觞:美酒,这里泛指酒杯。迩列:近臣。 金鉴:金镜,这里指镜子。洞遗忠:洞察他人之忠心。 天恩:皇帝的恩典。年寿:寿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把握主要思想,最后结合诗句和注解进行具体分析。 (1) 四月沙河市,青盆雪色盐。“消梅”是题目,意思是“消减梅子”。沙河市,在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青盆雪色盐,青瓷盆里装着雪白的食盐,这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装物方法。诗人用“消”、“盐”等字,写出了当时人们消梅、食梅的情景。 (2) 吴儿甘美饫,可是喜酸咸
【注释】 楚楚:美好的样子。碧霞裳:碧绿色的云霞般的衣裳,指仙女的服装。轻:轻轻。太真:即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道妆:道教的化妆。侍:随从。天子:这里借指皇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梅花的特点,以拟人化手法描写梅花。“楚楚”形容梅叶的颜色,“碧霞裳”写梅树的枝叶,都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的。“轻轻”二字,写梅花的娇美,“青玉履”,是说梅花的花瓣像青色的玉一样,轻盈可爱。“三千一太真
诗句解析: 1. “惯从客里换春秋”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经历不同的地方和季节变迁,如同四季更替一般。"客里"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 - 注释:描述了诗人在外地生活的状态,与季节变迁相对应。 2. “愧见平生马少游” - “马少游”可能指早年的抱负或远大的志向,而如今看来似乎并未实现,感到惭愧。 - 注释: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过去抱负的回忆与现在的落差感。 3. “怀去仅赢一黄敕” -
【注释】 学厅:官署名,即学官厅。 而立之年不啻过:而立之年(三十岁)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是指三十岁,古代称三十为“而立”。 十分减尽少年豪:十分地减去了少年的豪气。 吃它官饭如何稳:吃了朝廷的俸禄(官饭)。 朝衫:官员的衣服。说甚高:说什么高。 勤向溪山供日课:勤奋地为山水风光服务(指做官)。 剩栽花木足年劳:剩余的时间用来种植花草树木,足以完成一年的劳动。 客来不周嗟无肉
【译文】 不是民非吏一闲身,转眼空山又见春。 明月清风终岁有,浮云苍物几番新。 不知世有弹冠事,但愿门多挟册人。 畴昔东嘉子徐子,勉旃傥可嗣芳尘。 【注释】 学厅桃符:指科举考试中的试卷。学厅是科举考场所在地。桃符:古时用桃木雕刻成门的装饰。此处借指科举试卷。 非民非吏一闲身,倏忽空山又见春。 非民非吏一闲身:不是做官就是平民百姓。一闲身:指没有官职的人。 倏忽:忽然。 空山:指深山
【注释】 学厅:官署。桃符:用桃木雕刻的辟邪的木牌。 头胪:官署名。 简册间:书卷之间,指读书人的世界。 宿缘:前世的缘分。 青衿:古时学生所穿衣服的青色,借指青年士子。 黄卷:古代书籍多用黄色纸书写,称“黄卷”。 明德:高尚的品德。 具素:指身穿白麻布衣服,为丧服。惭愧颜:羞愧的神色。 【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诗。作者在诗中劝勉学子不要因为科举考试而荒废了学业。首联写读书人应珍惜时光,勤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