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所作的《姑苏泛月》。 首句“夜来谁共泛灵槎”,指的是夜晚,有人共同乘着神奇的船只,即“灵槎”。灵槎是指神话传说中的神船,这里代指泛舟。 第二句“飞上牵牛织女家”,描述了泛舟的场景,船只飞向了牵牛和织女的家——银河。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夜晚,人们乘着神奇的船只,飞向了银河,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三四句“但觉满身天雨露,绝无一点世尘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浪漫的场景
诗句原文: 松江牢落一舟归,中有人惊岁月违。 太一自期莲叶是,白衣何恨菊花非。 水收四面郊原阔,霜入千山草木稀。 已分沧洲付吾道,便应从此下渔矶。 译文与注释: 松江的船只静静泊岸,我在其中不禁感叹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 莲花如同太一的期待,纯洁无暇,菊花虽然有遗憾未能盛开,但依然美丽。 四周的湖面已经收拢,远山的原野显得更加开阔,霜气覆盖了千山,草木稀疏。
宿祖印寺 下马杉松石径幽,暗泉一带抱山流。 长廊隐隐丹青古,香雾蒙蒙日夜浮。 缺月有情还委照,羁人无语独登楼。 急呼老瓦招欢伯,为洗胸中万斛愁。 注释: 1. 下马:停下马。2. 杉松:指的是杉树和松树。3. 石径:指由石头铺成的小路。4. 暗泉:指不为人知的泉水。5. 抱山流:环绕着山流淌。6. 长廊:指寺庙的长廊。7. 丹青:指绘画用的颜料。8. 缺月:指月亮残缺不全。9. 委照
蓬屋一首: 长檐十尺庇堂东,疏漏从来尽是蓬。 日影碎如秋叶下,雨声洒似夜船中。 竹因蠹尽多垂地,箬到枯时半掩空。 此处想非人所竞,众雄应是不来攻。 注释: 蓬屋:简陋的房屋,形容屋子简陋狭小。 长檐:屋檐很长。 十尺:十分之十,大约一丈。 庇:遮蔽。 堂东:堂前。 疏漏:这里指窗户和门的缝隙。 蓬:蓬乱,形容风吹雨打的样子。 日影:阳光照射下的光影。 秋叶:秋天落下的树叶。 雨声:雨水落下的声音
【注释】 英哉神女此江干:神女指曹娥,英哉是赞叹。 德与馀姚舜一般:舜在位时,洪水为患,他派禹治水十三年,才平息了水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碧草凄凄埋玉冷:玉指的是曹娥的尸骨,她投江自尽后,尸身被鱼吃掉,只留下一块石头。 清风凛凛矗天寒:风清冽如刀割,使人感觉寒冷。 求生古患为仁害:古代有“求生之患”的说法,是指人为了生存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这实际上是对仁道的一种危害。 处死今知得所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内容表达了对国家混乱和人民苦难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和注释: 1. 举国无人分智囊:整个国家没有人能分享或讨论国家的大事。"智囊团"是指古代的一种咨询组织,由专家组成,他们为国家提供策略和建议。在这里,诗人表示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来讨论国家大事,这反映了国家政治的混乱和不稳定。 2. 满川龙血战玄黄:形容国家处于战争之中,血流成河。"龙血"可能指的是战场上的鲜血
【注释】 似应沙鹭有前期,装点秋原景最宜。--似:似乎。应:应当。沙鹭:一种水鸟。装点:点缀。秋原:指秋天的原野。景:景色、风景。 落雨败梧随沆瀣,牵风寒藻舞纶漪。--落雨:下着大雨。败:败落,凋零。沆瀣(hàng xiè):甘美的露水。风藻:随风飘扬的水草。纶(guān)漪:水波荡漾的样子。 流旋碧玉渠初满,剥尽黄花稻已衰。--流旋:水流转动的样子。碧玉渠:指渠道。初:刚刚。剥尽
献纳论思玉笋班,间因忠谠忤龙颜。 一朝锦水连江水,万里河山与汴山。 道大可能忘济世,名高那得镇投闲。 天教一似苏门下,先到筠阳却诏还。 诗句释义: 1. “献纳论思玉笋班”:此处“玉笋班”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班次,王阮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沈侍郎的尊贵身份和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2. “间因忠谠忤龙颜”:表明沈侍郎因直言进谏而触犯了皇帝的威严。这里的“忤龙颜”形象地描绘出沈侍郎敢于直谏的品质
【注释】 ①方壶: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山名。 ②断霞:夕阳余晖,如断霞般绚丽多彩。 ③妙句:优美的诗句。 ④庾公楼:晋代庾亮所建的高楼。庾亮曾在楼上赋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⑤胜景:美景,佳境。 【赏析】 《题高远亭一首》是一首描写江南胜景的七言绝句。诗人在高远亭上,凭栏四望,见夕阳西下,余辉映照在层峦叠嶂之间,山青水秀,景色迷人,不禁赞叹不已。他想起了晋代著名文人、政治家庾亮曾在高远亭上赋诗
诗句原文:招提竹钥不曾关,容我追凉突兀间。 译文:招提寺的竹门钥匙未曾关闭,允许我去追随着凉爽的感觉突兀地进入。 注释: - 招提:招提寺,一座古刹的名称。 - 竹钥:指寺庙中的门栓,通常由竹子制成,象征寺院的幽静和神秘。 - 不曾关:未曾关闭,表示门户敞开。 - 容我追凉:允许我追寻凉爽的风。 - 突兀间:忽然之间,突然进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招提寺门前的竹门和作者追逐清凉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