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珠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 1. 太子斯文拓手编,六朝支派便厘然。 2. 先从紫府评经卷,来就青山敞法筵。 3. 竹简千秋名士墨,琼楼百尺夕阳烟。 4. 拟同僧证循环理,却喜东升月又圆。 译文: 1. 太子殿下用笔墨编织了这部经典之作,六朝的后裔子孙也得以传承。 2. 先在紫禁城内品读这些经书
【注释】 乙丑:年号。 处常:处于常态之时。 焉用:何用? 牢愁:忧愁不解。 文得体:文采得当,符合规范。 五金炼冶:比喻学问和技艺。 钟釜:古代烹食用具,这里指代社会。 抵死:至多,最多的意思。 闲中理闲事:在闲暇时处理事务。 为花酬酒寿同庚:即饮酒赏花以表对好友的祝愿。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希望友人平安顺遂,生活愉快。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人生无常
春日过古塘(乙丑 )小桥西畔柳丝丝,荡漾渔舠桨一枝。 蚕户动忙封女庙,鱼苗齐放足公池。 妪怜同病谈家妇,儿愧无仪避塾师。 应有采风来里闬,一谣一谚谱新诗。 注释: 1. 小桥西畔:在小桥的西边。 2. 柳丝丝:指垂柳枝条细长如丝。 3. 荡漾渔舠:指渔船在水面上摇曳。 4. 荡漾:形容波纹起伏的样子。 5. 渔舠:古代的一种小船,用竹子制作。 6. 桨一枝:指船桨一根。 7. 蚕户:养蚕的家庭
注释:嚼过黄梅与紫姜,那云酸辣不曾尝。 太平犬马有馀庆,中落田园并受殃。 老冉冉来情自短,事循循叙梦何长。 果谁死作有名鬼,百世人犹奉瓣香。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观念。诗中的“太平犬马有馀庆,中落田园并受殃”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变化,既有富贵的时候也有贫穷的时候,既有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注释】 ①感时二首: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作于天宝十五年(756年)。乙丑,唐肃宗乾元二年。诗人此时已五十九岁,因安禄山叛军进逼潼关,长安失陷,被迫离开洛阳,漂泊于江南一带,此诗是其流寓夔州时的所作。②新诏颁行几十载:指唐玄宗开元年间所颁发的“新制”。③咸同旧习藕丝连:意为新旧制度相互继承,就像藕丝一样紧紧相连。咸、同,唐高宗时李勣与杨素平定陈朝的年号,这里泛指南北地区。④时文腔调入歌妓
【注释】 寄赠:赠送。须孟修同学,指作者的好友。乙丑: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4年)。 治身琐屑必经营:治理自身琐碎的事,必须精心地筹划安排。治身,指修身养性之事。 古衣冠:古代的衣服和头巾。古人常戴帽子和披衣裳。归束好:整理好。 奇书画:奇异的书画。拆开评:分别评论。 寒门特起驹无匹:寒门出身的人特别出众,没有可比的。驹,小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无匹,无与伦比。 盛世调元凤不鸣:太平盛世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敝裘破帽不温身,价值浑如老逸民。” - “敝裘破帽不温身”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帽子也破了,但依然无法给身体带来温暖,暗示他的生活困顿、贫穷。 - “价值浑如老逸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感慨,认为自己的价值被低估,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老人一样。 2. “腊尽无花梅受病,霜来不肃草偷春。” -
诗句解释: 1. 英雄扪虱穷无路,孺子驱鸡哶有声。 - 关键词:扪虱、穷无路、孺子、驱鸡 - 释义:比喻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小孩子却能够指挥得当。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英雄与普通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2. 番语风行师道替,宝书日堕士名经。 - 关键词:番语、风行、师道、宝书、士名经 - 释义:指外国的语言和思想影响日益广泛,使得传统的师道观念受到挑战
【注释】 1. 逮:遇到。 2. 本实拨:本意要拨动。 3. 高覆楼七楹:指高悬的阁楼有七层。 4. 拂檐干复生节节:指山茶树枝条拂过屋檐,又生出新芽。 5. 纵斧声又伐丁丁:指斧头声又响起砍伐的声音。 6. 宝墨一夕火:指百年来的珍贵墨汁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7. 粟影会看圆更满:指米粒的影子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圆润。 8. 寺前银杏况峥嵘:指寺庙前的银杏树依然屹立不倒。 【赏析】
【注释】 ①摇落:指文采,才华。第几重:形容文采高。②地望:指地位。厌:满足。乔松:大松树,这里指高位者。③无瑕白璧:比喻人品纯洁高尚的人。千人赏:众人赏识。极品黄金一手镕:比喻人才能出众,得到众人的赞赏。④私淑:指没有师承关系的后学。蝇附骥:比喻依附权贵,以求升官。⑤英才:有才德的人。⑥鲤登龙:鲤鱼跳龙门,比喻有才德的人获得显贵地位。⑦骖鸾鹤:驾着鸾凤,比喻成仙而去。⑧定册封:封为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