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珠
李商隐的《无题四首其三》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的痛苦。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的解读: - 诗句原文: 嚭左施右夫差笑,越王一霸吴宫沼。以奢覆国百世惊,除是隋炀弹独调。 - 翻译解释: 嚭(pǐ)左右辅佐着夫差,夫差却嘲笑越王。越王曾一度成为霸主,但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如果不是隋炀帝用弹弓自取灭亡,恐怕也会引起类似的震惊。 - 注释说明: - 嚭
诗句原文: 无题四首 其二 (乙丑)宝剑高悬吴季札,麦舟厚赙范忠宣。 古人情谊深于海,不在欢开日夜筵。 翻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无题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各国时的故事,以及他赠剑给徐君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情感,即使不在一起庆祝欢乐,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 注释: 1. “无题四首”:这是李商隐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四首
【注解】 引我红愁却:把我的愁绪都引向了花儿。却:是说花儿的艳丽与自己的心情相辉映。几株:指花奴,唐时人名。白居易诗云:“借问花间子,何如花上人。” 放歌那说不关渠:放开歌声唱起来又有什么妨碍呢?那说:即“何说”,表示反诘。 花奴诗隶供闲遣:花奴(李师道)的诗歌成为闲暇时的娱乐之物了。隶:古时把写文章的人称为隶,这里指李师道。 福分三生修到无:福分:因缘,缘分。三生:佛家语,谓前生、今生
【注释】: 作则:效法,做榜样。本来:原来。盎(ǎn)如春:形容气氛温暖和畅。孚(fú):通“服”,信服。折服,使心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全诗以曹操为鉴戒,颂扬了其“解纷排难”的忠信品质与气度,表达了作者对“解纷排难”精神的高度赞赏之情。 首联“作则原来在本身,君家和气盎如春”,意思是说,作为表率的人本来就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本”
【注释】 柬方蔚莪世弟:你。乙丑,是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杜牧之:指唐代诗人杜牧。被花盗卖:被奸人利用。生小钟情(zhōng qíng),指年轻时就喜爱。钟意,偏爱。风流多罪戾(lì):多有风流的罪过。被花盗卖十年痴,被奸人利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真是愚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的是作者对友人远离后的思念之情。 首句“青灯馀课读唐诗”,青灯,即油灯。课读,泛指学习
注释:我满腹忧愁,只有年老,知道自己的行径已经走入了空门。今天想要鼓起兴致吟咏梅花,赶快把枯肠里的酒热一热。 赏析:这首诗写在“花朝”,诗人面对万虑灰尽,唯有老境,自认行径入空门。而今朝又想到要吟咏梅花,于是急忙温上一壶酒。全诗流露出一种孤寂之感
无题四首 其四 (乙丑) 木兰替父剿胡戎,红玉襄夫立宋功。 谁教美人宫里战,西施不号女英雄。 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四首》是一组富有深情和哲理的七言律诗。在这组诗中,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忠诚与牺牲的深刻理解。本首作为其中的第四首,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人深思。 “木兰替父剿胡戎”,此句以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喻
【注释】 坐视:看着。扶苏:《史记》记载,秦二世时,大臣赵高欲杀太子扶苏,立胡亥为帝,丞相李斯反对,因谏被赵高囚禁于上年(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不久被迫自杀。骨肉:指扶苏、胡亥。逐臣:放逐之臣。心地:内心。辣:疑也。明镜:比喻清明正直的君主。照胆:比喻敢于直言。应:应该。李斯:赵高的同党,原为秦国宰相,因反对赵高阴谋而被赵高所囚,后被迫自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赵高迫害李斯的愤慨和谴责
第一句:持斋戒杀佛为心。持斋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即不杀生、不吃肉、不饮酒、不非时食等。这里指的是作者持斋戒以修身养性。 第二句:自奉何拌费一金。自奉,指自己的生活费用。何拌,即何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修身养性,我的生活费用都省了,甚至用一金(古代货币单位)来衡量。 第三句:独有地方慈善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做慈善的人才是真正的菩萨。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做慈善
【注释】 一年一度:每年一次。 秋阳好:秋天阳光充足。 残编蠹不生:书虽然陈旧,但蠹虫不会蛀蚀它。 英华收吸尽:指才智都被吸收殆尽。 第恐英华收吸尽:我恐怕我的才智被吸收得一干二净。 令人无计用聪明:让我没有办法再发挥我的聪明才智。 【赏析】 诗的首句“一年一度秋阳好”,写诗人在秋日里看到阳光明媚、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次句“日曝残编蠹不生”,说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