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珠
【注释】 原韵:即用《寿张少泉先生七十》的词调。 渡辽名士:指三国时东吴名将吕蒙(字子明),因曾率军渡海,平定荆州而名闻一时。 却聘无烦借箸筹:谓吕蒙不受孙权之聘,而以一己之力,大破曹魏大军,使东吴免于覆灭,故孙权说“吾不用卿言”也。 结客孔融居北海:据《后汉书·祢衡传》,孔融为北海相,宾客众多。祢衡恃才傲物,曾作檄文辱骂孔融,孔融竟被杀。 逃名徐孺重南州:据《晋书·列传第五十二》,晋代隐士陶潜
【注释】 簪裾:指古代官员的冠冕和衣服。 周鼎:指周朝的铜器,象征富贵。泗滨:指泗水边,传说是大禹治水的所在。 对客:面对客人。欣髯:高兴而长出胡子。卷舒:形容人自由自在。 【赏析】 寿张少泉先生七十即用其自寿原韵(《全唐诗》作“寿张少泉七秩即席用自寿韵”,注:“寿张少泉,名不详。”) 首联“簪裾满座醉和春,莺燕聊翩贺主人”:诗人在宴会上,头戴簪子、身穿礼服,与众人一道畅饮着春天的美酒
【注释】 1. 讳疾:隐瞒自己的病痛。三载:三年。争名:争夺名誉。丧身:失去生命。墓庐:墓穴。守祖:守坟墓。图稿:画稿,指绘画或雕刻作品。传人:传布给后人。心苦研科理:内心苦闷地研究科学道理。魂归慕(mù)迈亲:魂魄归来羡慕先祖。慕迈亲:仰慕前辈。 2. 夭(yāo)不吊:没有悲伤的情怀。夭:短命。吊:悼念。相遗真:相互赠送真品。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
杂感四首 运动成风气,如何黑白分。 铢钱能用鬼,纶轴早邀君。 灾雁哀无命,疲枭乐有群。 闷怀无计拨,热酒百回醺。 注释: 杂感四首:即《杂感诗》四首。杂感,即杂体诗,是诗歌的一种体裁。四首,指四篇杂体诗。杂感四首,是一组内容相互联系的诗。这组诗主要写诗人对时政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 运动成风气:意思是说,运动的风气已经形成并广泛传播。风气
注释 1. 人品兼文品: 人品(道德品质)与文品(文学才华)兼具。 2. 乡邦绰有誉: 在家乡享有很高的声誉。绰,超过。 3. 从今门绝迹: 从此(指姚家凤离开或不再参与)家门断绝。 4. 为尔火多书: 因为你(姚家凤)的离去,我这里书籍被烧了很多。 5. 铩羽穷鹰隼: 像困兽般挣扎的飞鸟(喻指失败者)。铩羽,折断翅膀。 6. 开函泣蠹鱼: 打开信件哭泣,比喻失去亲人。蠹鱼
【注释】 五十自述:五十岁的人写的诗。 风涛未靖继干戈,半百年从患难过; 朋辈乱飞霜后箨,老怀难越井中波: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坎坷,历经风雨。 还丹无术求仙误,剪纸为花获赏多:诗人感慨自己没有长生不老的本领,只能依靠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去实现人生目标。 草草劳人如过客,旷庐我只当行窝: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如同过客一般匆匆而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五十岁时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
【解析】 此题为综合考查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诗题干要求“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理解其含义,最后进行赏析。注意从意象的选取到意境的营造再到情感的抒发,都要紧扣“遣怀”主题进行鉴赏,还要注意答题时语言要精炼。 【答案】 译文: 我身体无病就是神仙,自己觉得余生悠然自得。 老来仍依赖粥维持生活,杜甫严寒时节想裹上棉衣。
【注释】 杂感四首:作者在《杂感》中写了四十多首,但以这组诗为代表作。 天地:泛指自然界。英华:这里指英才(有才华的人)和精华。竭:尽,衰败。物力:物资力量。 学如寒乞米:比喻学问贫乏,像乞丐一样没有饭吃。寒乞米,指饥不择食的无饭食人。 文是借披衣:意思是说文章就像借来的衣服一样,穿在身上,不是自己的,随时都可以脱下。披衣,指借来的衣裳,即衣服。 艺苑花含泪:艺苑里的花朵都含着泪水
【注释】: 1. 吾邑老经师:指我的同乡,一位年高德劭的经学大师。 2. 青毡冷不知:形容他学问渊博,对世事不关心,生活清贫而不为世俗所累。 3. 饬躬农画畔:饬躬即修身,农画畔指在田间耕作之余,还坚持绘画。 4. 积学贾居奇:形容他不辞辛劳,刻苦学习,积累知识,以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5. 高朗濂溪抱:比喻他具有高尚的品格,像古代贤明之士一样。 6. 冲和栗里诗:比喻他的诗词作品清新自然
杂感四首 具是衣冠族,名留实不存。 经师如土贱,市贩比官尊。 异族盟生死,同伦蔑弟昆。 胶庠无术业,多半遁医门。 注释 1. 具是衣冠族:这里指的是那些曾经拥有崇高地位的贵族或士大夫阶层。 2. 名留实不存:名声在外但实际生活并不幸福,形容虚有其表。 3. 经师如土贱:指那些被轻视的学者或教师,地位低下。 4. 市贩比官尊:商人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一些官员。 5. 异族盟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