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深三载,争名丧一身。
墓庐仍守祖,图稿少传人。
心苦研科理,魂归慕迈亲。
有才夭不吊,怕见相遗真。
【注释】
- 讳疾:隐瞒自己的病痛。三载:三年。争名:争夺名誉。丧身:失去生命。墓庐:墓穴。守祖:守坟墓。图稿:画稿,指绘画或雕刻作品。传人:传布给后人。心苦研科理:内心苦闷地研究科学道理。魂归慕(mù)迈亲:魂魄归来羡慕先祖。慕迈亲:仰慕前辈。
- 夭(yāo)不吊:没有悲伤的情怀。夭:短命。吊:悼念。相遗真:相互赠送真品。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当时作者正因避讳而不得应试做官。姚家凤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诗人写这首诗来悼念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才华横溢而又不能施展的惋惜之情,也抒发了自身仕途不顺的感慨。全诗风格沉郁悲凉,情调感伤。
首句“讳疾深三载”,是说因为忌讳疾病,自己已深居三年了。这一句表明了作者因避忌而无法应试的心情,也为后文写友人才不遇、志不得伸埋下伏笔。
中间四句写友人的境遇。“争名丧一身”,意思是为了争取功名不惜牺牲性命。这里用典,《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为商末孤竹国君主,孤竹君死后,叔齐立之,伯夷不肯接受王位,饿死在首阳山。“墓庐仍守祖”,说明友人守墓如同守庙,忠于祖先。这两句与上句互为表里,一以自谦,一以自责,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图稿少传人”,则写出了一幅友人的肖像画和诗文集,这些作品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最后两句点出友人的死因和自己的心情。“心苦研科理”,说自己内心苦恼是因为钻研科学理论;“魂归慕迈亲”则是说魂归故乡去追慕先贤。这两句既写景又言情,将个人命运与友人不幸联系起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和伤感。“有才夭不吊,怕见相遗真”,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友人才华早逝的悲痛之情。这里的“夭”字用得非常巧妙,既指短命,又有哀悼之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友人的不幸遭遇和自己内心的痛苦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