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三林海上即事 天外何争半日停,暂将蜑室作邮亭。 雾沈秋嶂晓风毒,雨过海滩云气鯹。 万里浪边来视事,一条沙外去扬舲。 重阳节近休回首,那得登台醉不醒! 注释: 1. 天外何争半日停:天空外的太阳为何停留半日? 2. 暂将蜑室作邮亭:暂时把简陋的房屋用作驿站。 3. 雾沈秋嶂晓风毒:雾气浓密,秋天的山岭在清晨的微风中显得寒冷刺骨。 4. 雨过海滩云气鯹:雨水过后,海滩上的云朵变得洁白如绢。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烧空处处佛桑燃 - 释义:在广阔的天地间,佛桑花(也称为佛桑果、佛桑树)的花朵如同被火焰点燃一般,燃烧着绚丽的色彩。 - 译文:广阔无垠的天空下,佛桑花如火般绚烂绽放。 - 注释:佛桑花,一种生长于中国的果树或灌木,其果实被称为佛桑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 寒暖花魂总放颠 - 释义:无论是寒冷还是温暖
《大武郡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登高望远的壮怀,抒写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全诗八句,每句五字,平仄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音韵美。 下面是逐句释义: - 过海重行五百里,到山更上一层台。 - 地留归路还非客,秋在中原不用哀。 - 霜叶似花何处有,瘴云泼墨几时开? - 固应未落诗人手,判却鸿荒待后来。 注释: 1. 过海重行五百里
【解析】 此诗写在重阳节登高时,诗人的感慨之情。首联是说,眼前竹青山光扑面而来,正是酬答佳节的时候,我准备在深深的酒杯里痛饮一番。颈联是说,自己已经习惯了风多,因此帽子经常落下来;不因为离家太远而停止登台。尾联是说,即使此地没有鸿雁,也可以省却辽天一段哀愁。“竹翠山光扑面来”的意思是眼前竹林青翠,山色明丽,扑面而来。“白衣那遣文身著”,意思是自己已经习惯了风多,因此帽子经常落下来
山家 远离海边听潮声,靠近山中避险岩。 甘蕉用帚扫成羊角,露草如同葱叶长。 农妇叱咤驱轻车,妻子遮雨扛大伞。 最嫌竹笋味不佳,满山遍野不解馋。 注释: 1. 山家:指居住在山里的人家。 2. 离海:远离海边。 3. 免闻潮簸荡: 避免听到潮水的声音。 4. 近山:靠近山里。 5. 势巉岩: 地形险峻。 6. 甘蕉运帚成羊角: 甘蕉用笤帚扫成了象羊角一样的形状。 7. 露草如葱有鹿衔: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萨都刺。诗中的注释如下: 1. 龟佛山前八掌舒,雕题绝国展皇舆:在龟佛山前,八条臂膀伸展开来,像展开的大旗一样,展示着皇帝的权威和尊严。这里的“八掌”指的是佛教中的象征物,代表着佛法的普及和弘扬;而“雕题”则是指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头饰,象征着他们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2. 木城新建烦酋长,官廨粗营似客居:新建的木城需要酋长来治理和管理,而官廨(官府)则像是客居之地
西螺北行 秋阴近午喜妍和,绿野空明霁色多。 云盖山低应到海,沙奔水乱各成河。 蛮陬蠢蠢妻和子,舌语醒醒啸且歌。 未解卜居何地好,略关形胜有干戈。 注释: 1. 西螺北行:指的是诗人向西或向北的某个地方行进或游览。 2. 秋阴近午喜妍和:秋天的阳光明媚,天气晴好,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 3. 绿野空明霁色多:绿意盎然的田野上,晴空万里,阳光普照着大地,呈现出明亮的景色。 4. 云盖山低应到海
这首诗的标题是“咏荔枝”,诗人通过咏叹荔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色彩。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不受盐欺与蜜侵 - 这里用“盐”和“蜜”来象征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或者困扰。诗人在这里表明自己能够抵御这些诱惑,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定。 2. 骚人新摘自沉吟 - “骚人”指的是诗人,这里的“新摘”可能是指荔枝刚刚采摘下来
注释: 暑中书所历(暑中,指炎热的夏天;书所历,即在书局任职) 羁愁岛屿倍关山,浮世何由驻好颜? 日月总如行水上,晦明不似在人间。 地能簸荡、沙能沸,风最颠狂、雨最悭。 填委簿书当溽暑,投荒偏未许投闲! 赏析: 第一句“羁愁岛屿倍关山,浮世何由驻好颜?”,诗人以“羁愁”和“浮世”为题,表达了自己身处异地,心系故乡的情感。他看着那些遥远的岛屿,感叹自己的漂泊之苦,无法找到安宁之所。同时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每个句子: 1. “争迎春色耐秋寒”:这句诗描述的是花朵在春天迎接阳光,秋天则不畏寒冷地绽放。这里的“争迎”表达了花朵对春天的渴望,而“耐秋寒”则展现了花朵坚韧的品质。 2. “开向人间岁月宽”: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即使花朵生长的时间有限,它们也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展现出最美的瞬间。这里的“开向人间”意味着花朵的生长和绽放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