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佛山前八掌舒,雕题绝国展皇舆。
木城新建烦酋长,官廨粗营似客居。
北向夷巢环瘴海,西偏估舶就牛车。
嗟余惯睹殊方俗,铅椠随身可自如。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萨都刺。诗中的注释如下:

  1. 龟佛山前八掌舒,雕题绝国展皇舆:在龟佛山前,八条臂膀伸展开来,像展开的大旗一样,展示着皇帝的权威和尊严。这里的“八掌”指的是佛教中的象征物,代表着佛法的普及和弘扬;而“雕题”则是指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头饰,象征着他们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2. 木城新建烦酋长,官廨粗营似客居:新建的木城需要酋长来治理和管理,而官廨(官府)则像是客居之地。这里的“木城”是指古代的城池,用木头建造而成;而“酋长”则是部落的首领,负责管理部落事务。“官廨”则是指官府的建筑,代表着官方机构的存在。这里的“客居”则是指外来的人居住的地方,暗示了这个地方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地方。

  3. 北向夷巢环瘴海,西偏估舶就牛车:北面朝向的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周围环绕着瘴气弥漫的大海;西边则靠近外国船只停靠的地方,可以看到牛车在道路上行驶。这里的“夷巢”是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瘴海”则是指充满瘴气的大海,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离和隔绝。“估舶”是指外国船只,而“牛车”则是指运输货物的工具。

  4. 嗟余惯睹殊方俗,铅椠随身可自如:我习惯了看到不同的风俗习惯,随身携带铅椠(笔)就可以书写记录。这里的“铅椠”是指笔和纸,是书写的工具;而“殊方俗”则是指不同的地方和文化习俗。这里的“自如”则表示可以自由自在地记录所见所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元朝时期边远地区的诗歌。通过对龟佛山、木城、酋长、官廨、夷巢、瘴海、估舶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元朝时期的边疆风貌和民族风情。同时,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对不同地方文化的独特见解和理解。整首诗既展现了边远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又体现了诗人对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