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海重行五百里,到山更上一层台。
地留归路还非客,秋在中原不用哀。
霜叶似花何处有,瘴云泼墨几时开?
固应未落诗人手,判却鸿荒待后来。
《大武郡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登高望远的壮怀,抒写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全诗八句,每句五字,平仄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音韵美。
下面是逐句释义:
- 过海重行五百里,到山更上一层台。
- 地留归路还非客,秋在中原不用哀。
- 霜叶似花何处有,瘴云泼墨几时开?
- 固应未落诗人手,判却鸿荒待后来。
注释:
- 过海重行五百里:指经过重重困难,跋涉了五百里的路程,形容路途遥远艰辛。
- 到山更上一层台:比喻到达了更高的境界或层次。
- 地留归路还非客:即使回到故乡,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客”人,表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乡之情。
- 秋在中原不用哀:秋天已经来临,中原大地不再需要悲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
- 霜叶似花何处有:形容霜打后的树叶如花朵一般美丽,但这种美景在现实中很难找到。
- 瘴云泼墨几时开:瘴气笼罩的天空如同泼洒的墨水,难以分辨方向,表达了旅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 固应未落诗人手:这首诗本来就不应该被埋没,应该由诗人来创作。
- 判却鸿荒待后来:决定将这个空白让给后来的诗人去填补,表现出诗人谦虚的胸怀和对后人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武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中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远方的向往;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