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
高骈的《咏史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历史感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诗人的个性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坐制东南意可知,中原盗贼任交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混乱局面的无奈与担忧。这里的“坐制东南”意味着高骈坐在南方,但他的心思却关注着北方的动荡,反映出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而“中原盗贼任交驰”,则描绘了战乱频发、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这种描写不仅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首句“茅檐矮屋伴灯眠”,写诗人的住所简陋,但有一盏灯相伴,暗示诗人的孤独。第二句“催上征车意惘然”,写诗人被催促上路。第三、四句写途中所见:天明时,林中缺月;夜半时,天光明如水。“人影淡如烟”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第五、六句写旅途中的艰辛和对故园的回忆。最后两句写诗人回首故园,感叹自己何时才能买得起山来隐居。全诗语言朴素,意象清晰,意境幽远
裴晋公度 旋袖齐传打麦谣,宰臣颅骨丧崇朝。 何人更建平戎策,一出能令积寇消。 圣主每思同唱和,远夷争欲睹丰标。 暮年诗酒萧闲甚,绿野堂开傍午桥。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裴晋公指的是唐宪宗时期的宰相裴度,他因为平定淮西之乱而闻名于世。这首诗通过描绘裴度的功绩和晚年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赏析:裴度,字元略,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宪宗时为宰相,封晋国公
夜来甘露降金吾, 晓御含元列仗俱。 幕下执兵看隐约, 树边流汗费枝梧。 注释: - 夜来:晚上降临。 - 甘露:指天上的甘露,也比喻恩泽。 - 降:降落。 - 金吾:皇宫的卫戍部队。 - 晓:天明。 - 御含元:皇帝在朝会时的位置,含元殿位于长安城北部。 - 列仗:排列着仪仗队。 - 幕下:指李训和郑注所在的宦官势力。 - 执兵:握持武器。 - 看隐约:观察情况是否隐蔽。 - 费枝梧
涿州谒桓侯庙 矛马千秋意气粗,遗铭刁斗认模糊。 断头能释将军缚,兵子何妨下士呼。 地接楼桑村尚在,勇同壮缪命皆无。 灵旗影里瞻遗像,敢把英雄拟狗屠。 注释: 1. 矛马:指战马。矛马千秋意气粗,指战场上的战马意气风发。2. 遗铭:指战争结束后留下的铭文。3. 断头:指被斩首的将军。4. 兵子:指普通士兵。5. 楼桑: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定州市。6. 壮缪:指项羽。7. 灵旗:指祭祀时使用的旗帜。8
这首诗出自唐代李德裕的《吊贺拔可事》,是一首悼念因战乱而死的将士的哀词。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运筹决策仰风裁,藩镇凭陵势已摧。 运筹决策仰风裁,意思是说在战争中,将领们需要有高明的策略和判断力,才能指挥士兵战胜敌人。藩镇凭陵势已摧,意思是说那些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已经被消灭。 功阻受降谁失计,祸萌骖乘有同哀。 功阻受降谁失计,意思是说在战争中,如果将领不能成功接受投降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对杨梦莲诗集的评价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自信。 注释: 壮怀落落叹浮沉 —— 感叹自己的雄心壮志与现实的挫折和沉沦。 激楚凄凉寄托深 —— 诗歌中的情感深沉,充满了激越和凄凉。 百折难回名士志 —— 即使面对无数次的挑战和困难,也难以改变自己追求文学事业的决心。 半生工写美人心 —— 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形式上的工整
刘梦得(776-832),字子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自称江陵尉(今湖北省江陵县)。晚唐时期大臣、文学家,大历十才子之一。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朝中期大臣、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而失势,又被贬到偏远的柳州。 宗元:即柳宗元
【诗句释义】: 飞雪漫天路不通,五更鹅鸭乱池中。 是何常侍呼偏急,退保牙城计已穷。 将士几人疑李佑,櫜鞬独自拜裴公。 昌黎书法原无误,淮蔡平时第一功。 【注释详解】 1. 飞雪漫天路不通 - 大雪覆盖了整个道路,使得道路无法通行。 2. 是何常侍呼偏急 - 为什么这位常侍在这个时候召唤我呢? 3. 退保牙城计已穷 - 撤退到牙城的计划已经无法实施。 4. 将士几人疑李佑 -
李西平晟,即李晟,唐代名将,封西平郡王。这首诗是作者对李西平晟的赞美之词。 孤军支挂竟能存,荡灭群凶奉至尊。 译文: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你依然能够保存下来,消灭了那些强大的敌人,为君主服务。 注释:孤军:指一支军队单独对抗敌人。支挂:保存下来。荡灭:消灭。群凶:强大的敌人。至尊:尊贵的君主。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李西平晟在困难条件下仍然能够完成任务,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