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注释】 惜红衣:词调名。 别梦催秋:别时,梦境催促着秋天的到来。 游情展日:游览的兴致在晴朗的日子中展开。 倦吟馀力:因为疲倦而没有力气再作诗了。 残尊:指酒杯。 江燕晚栖:傍晚时分,燕子栖息在江边。 藉:同“藉”,借。 乱离山水:指战乱时期的景象。 行色:行装,即行李等物。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词。上阕抒写作者因阻难返家而感到的愁苦。下阕则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恋之情
【注释】: 1. 惜红衣:词牌名。 2. 试帆风力:指尝试乘船远行。 3. 东园书客:泛指游子。 4. 花蹊柳陌:花丛小路,杨柳小道。 5. 水国:指江南水乡。 6. 五湖三亩:意谓在江南有五湖、三亩地。 7. 林下几人身历:指隐居山林的人经历。 8. 趁冷枫题醉:指乘着秋风的凉意饮酒吟诗。 9. 不羡隔墙春色:指自己不受外界诱惑。 【赏析】: 这是一首自述归隐志趣的词作
侧帽高秋,题襟胜日,旧狂才力。倦赋登楼,松关卧荒碧。江空岁晚,天付与、樵风园客。清寂,沧海梦还,觉龙吟波息。 注释: 侧帽高秋:秋天,戴斜角帽子。 题襟:指题诗于衣襟上。 废陂:被毁坏的池塘。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怀古之作,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上片描写了词人当年的生活状态,下片则描绘了词人现在的孤独生活。全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译文 秋夜月下,强村翁踏着月光前来拜访,秋天的花朵娇美婉转,衣襟上香气袭人。因和白石自制无射宫一曲兼寄伯宛舍人沪上。 酒醉后枕席上消凉,吟诗作笺打发日子,枉抛心力。清风拂袖,苔门深锁碧色。凉月如水,还解伴、江城秋客。沈寂,留坐桂丛,忆年时游息。 萧条巷陌,踏月回廊,题愁乱红叶。相思梦老海国,望云北。料得旧盟鸥鹭,省惯倦游来历。奈后逢良夜,空照屋梁颜色。 注释 惜红衣 · 中秋夜:词牌名
【注释】 红衣:指桃花。凤尾:指柳条,柳叶呈凤尾形状。鸦头:指桃叶。䍡𦌉:一种植物名。“乍”通“骤”,“拳”指长出。竟体:全部。深红:指桃叶。无端:无缘无故。入丛绿:指新长出的嫩叶。缃桃:指染成黄色的桃花。水:指池塘的水。应昨夜:应该。瑶池:神话中西王母洗澡的地方。哀玉:形容声音悲凉。金蝉秋曲:即《金缕衣》,唐代教坊曲名。 黄筌小幅:指一幅画上用黄色调的画。生自罗浮
【注释】 1. 郑园:指郑域,即郑谷,字云叟,长安(今属陕西)人。大顺(890—894)年间进士。唐末为官,后隐于洛阳。其诗多感伤时事,写景抒情,风格清新。此词是和郑谷的诗。 2. 孟帽辞风:孟帽,即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辞风”指辞世。 3. 陶园:陶渊明,东晋诗人。“涉日”借指隐居山中。 4. 漫夸筋力:随意夸耀自己的筋骨力量。 5. 看菊缘悭:“缘悭”指缘分浅薄,不能如愿。 6. 同逆旅
【注释】 “惜红衣”是词牌,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牢:牢固。亡:指亡国。余:残余。牖(yǒu):窗户。营:营建。暇日:空余的时间。 绸缪心力:用尽心思和力量。绸缪,通“筹”,谋划、准备。 桐材:桐木。树木十年,桐木挺新碧——十年后,桐木依然挺拔青翠。 横汾下濑(xiè),期有待、昆明池客——横汾下流的溪水潺潺,等待有如昆明池那样客人的到来。 风寂:寂静无声。蛮海
【注释】 惜红衣:词牌名。 点额妆新,偎灯索笑,古欢如昨:点额、妆新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偎灯索笑是形容她们在灯光下相互取乐的情景。古欢如昨指旧时的欢乐如同昨天一样。怅山河绵邈:怅,感叹的意思。绵邈,遥远广大。此句意为:感叹自己与故土相隔太远。南枝寄我:南枝,即南方的树枝。古人常用南枝来比喻远人。寄我,寄托自己的感情。阳春行脚:阳春,春天的代名词。行脚,行走。无着:没有着落,无处可依。来日绮窗
【注释】 1. 壁倚琴囊:指诗人的墙壁靠着琴袋(古代文人常用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杯严酒限:杯和酒都限制了,意指饮酒有度。 3. 楼月:楼头之月。 4. 得句微哦:得到一句诗而稍加沉吟。 5. 檐花绀滴:檐下花朵颜色如绀色(深青绿色)般晶莹剔透。 6. 惊野火:野火烧过的痕迹。 7. 冬猎:冬季狩猎。 8. 秦曲鹧鸪:秦地的音乐曲调。 9. 望南云愁绝:看南方的云彩,心中满是忧愁。 10
【注释】 惜红衣·寄怀朱聘三太史蓟门 鬓(bīn)怯经霜,戈(gē)穷返日。无多心力。瀛海(yínhǎi)罡风,吹朱倏成碧(shū chén) 。(瀛海:指北方的大海;罡风:指大风) 扶摇路阻,浑一梦、天河乘客。枯寂(jī)。人海闲鸥,老苍波栖息。 寻常巷陌。联袂看花,游鞋落红藉(zhí)。南云铩羽去国(shuā yǔ)。 阻溟北。咫尺九天星斗,望绝骖鸾扪历(mén lǐ)。渺长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