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琳
《杨柳池亭几断魂,荡桡曾说出闾门。 月明盖静倾疏影,露冷房幽坠粉痕。 洛女尚留罗袜步,西施原住镜湖村。 浣纱女伴如相忆,为报飘流忍再论。】 1. 逐句翻译: - “杨柳池亭几断魂”:杨柳池塘边的亭子让我感到极度的忧伤和孤独。 - “荡桡曾说出闾门”:我曾在柳树下划船,曾经在出城的地方说出过心中的哀愁。 - “月明盖静倾疏影”:在明亮的月光下,柳树的影子静静地倒映在水中。 - “露冷房幽坠粉痕”
【注释】 闻鸡:听到鸡叫声。祖生,指西汉名将赵充国,因曾卧听鸡声而出兵击匈奴有功。节制终资马伏波:节制,指控制军队的指挥权。终资,最后得到资助。马伏波,指东汉时马援,他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屡建军功,后因反对和亲政策,被谗言诬陷,忧愤而逝。 晞发:洗发,洗头。阳阿:地名,故城在今山东菏泽县西南,是古代有名的温泉所在地,汉文帝时曾在此筑汤沐邑,汉武帝时改名为汤泉。 有团犹贵勤言练
秋荷 铅华洗尽倍堪怜,秋水盈盈一抹烟。 子本有心生太苦,丝虽无力恨常绵。 汉皋解佩方前夕,华井传觞又隔年。 莫谓秋光零落甚,自全清洁画栏边。 注释: - 铅华洗尽倍堪怜:铅华(指女子的妆容),洗净了之后更加可贵。 - 秋水盈盈一抹烟:形容秋天的水波荡漾,仿佛烟雾般缭绕。 - 子本有生:指荷花本身具有生命力。 - 心生太苦: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荷花内心感到痛苦。 - 丝虽无力恨常绵
【注释】 北园:指洛阳的东园。一过丛林:经过荒凉的园林,意谓经过荒僻的山林。倍怆然:更加感伤、悲怆。菩提:佛教语,梵语“波罗蜜多”的省称。钟声彻天响,喻佛法广大无边。三千界:佛经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粉黛香销二百年:比喻繁华如梦,转瞬即逝。断壁:倒塌的墙壁。苍茫:辽阔无际。夕照:夕阳的余晖。老松:枯死的树木。萧瑟:形容风声凄厉,草木摇落声。寒烟:冷雾。得问:询问。兴亡事:国家兴盛或衰败的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感事》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感事”二字,点明题目。作者以鲲鹏自比,意在表明自己胸怀大志,不愿屈身于权贵之下,而是希望能像鲲鹏一样展翅高飞。 第二句:“鲲身僻处大瀛东”,描绘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大瀛即渤海,这里指代的是宋朝的政治中心东京(今河南开封)。鲲鹏在大瀛东部飞翔,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姿态。 第三句:“蜃气横嘘雾脚红”
【注释】 感事:感慨世事。 二十年:指元代,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至元朝灭亡的20年间。 凌烟:汉代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所建的凌烟阁。 莒田:古地名,今属山东。 合辞:同声相求。 疆臣:边疆大臣。 一局残棋:比喻国势危殆,形势危急,如同下棋时局面已尽,胜负已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元代和南宋的历史,揭露了元朝统治者的残暴和南宋大臣们的爱国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秋荷 瑟瑟西风半夜霜,别饶愁思在横塘。 紫荷承露显佳色,苇叶缠烟似皱眉。 水面一片很难渡,绿叶残香愁满怀。 赠客合持中妇绮,少时曾嫁汝南王。 采菱曲好桃根老,憔悴羞过白下坊。 赏析: 此诗以荷花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其青翠美丽、宛如丝绸一般的质地和冷香遗留给人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美丽而短暂的痛惜之情。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展现了秋天荷花的美丽和凄艳,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匡时频望济川舟,王粲年来倦倚楼。”:频繁地期望着能渡过长江,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兴衰的担忧。 - “兵衅骤开箕子国,妖氛又涨萨摩州。”:战争突然爆发,如同古代的箕子里国被侵略;而妖魔的气息又开始弥漫。 2. 关键词注释: - 匡时:纠正时代,期望国家能够渡过难关。 - 频望:多次期待,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期盼之情。 - 济川舟:渡江之舟
不倒翁 莫笑衰颓一老翁,脚跟无定转如蓬。 任人倾轧终能立,看我伛偻尚自雄。 注释:别笑我这个衰老的老头儿,我虽然脚跟没有依靠,却能像随风飘荡的草一样自由地转动。即使被人打倒了,我也能重新站起来,因为我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威严和自信。 状纵拘牵如傀儡,性非顽劣狎儿童。 只求获免今时祸,那惜当场遍鞠躬。 注释:我的身形虽被束缚,行动受限,却像木偶一样任由他人的摆布,但这并不影响我的性格
敬步李门太守仁山小墅自题瑶韵 仁山营别墅,如在画图中。 野鸟窥新绿,池鱼唼落红。 仙源差可拟,佳趣本难穷。 时向闲庭立,浇花课小童。 注释: 1. 仁者爱人,乐天知命。 2. 李氏是唐朝名将,曾任岭南节度使、岭南道采访使。李德裕(787-850)字文饶,唐武宗宰相,会昌六年(846年),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 3. 瑶:指瑶族,唐代称岭南的少数民族为“生蛮”,其中以五溪六洞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