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屏
【解析】 “澄衷学堂联”是一首对联,要求我们分析对联的上下句并给出相应的赏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是一副七言绝句。上下句分别写出作者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上联写过去,下联写现在。“昔以孤幼,旅寓申江,自伤老大无成,有类夜行须炳烛”意思是说:以前我独自一个孩子,在申江流浪,很感伤自己已经老了却一事无成,就像黑夜行走需要点灯照明一样。“今为童蒙,特开讲舍,所望髫年志学,一般努力惜分阴”意思是说
注释: 委心犹指委心人,犹指佛门中修行的人。郁湘即湖南,因屈原《楚辞·九章·惜往日》中有“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其忧心”。这里指屈子。累痛,指屈原的忧心。努目犹指努目相视。参弥勒禅犹指参悟弥勒佛的禅理。 赏析: 这是一首赠联。上联写一位修行人仍为屈原的忧心而痛苦。下联写他正参悟弥勒佛的禅理。 整首诗以“委心”起兴,“努目方参”承转,“参弥勒禅”收结,结构工整,对仗严密,既表达了作者的心意
诗句 1 勖子以侯官林公:这句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效仿侯官县的林公。侯官是明代福建省的一个县,这里指代的是明朝的名将侯官林公,即林则徐(Lin Ze Xu)。林则徐因力主禁烟而闻名于世,是清朝初年著名的改革家和思想家。此处通过典故强调儿子应以林则徐为榜样,学习他在政治和社会改革上的坚定立场和勇气。 2. 及吾身见马非鸦片之肃清: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期望或愿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相关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此诗写园内之景,“蕙带荷衣”,形容花神的衣裳像蕙草一样芳香;“芳菲满堂”形容花香飘满整个厅堂。最后两句以“兰橑桂栋”,“芳菲满堂”来赞美这座花园的美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诗句:蕙带荷衣,偃蹇姣服; 注释
【注释】 拓静安寺:建造在静安寺旁边。 艺竹栽花:种植竹子和花卉。 敢上规开府梨桃:敢于向开府的官员献梨和桃子(比喻为官者,也指诗人自己)。 征君:对友人的敬称。松竹:这里借指坚贞不屈的人。 把酒:摆酒席。 管弦夜月:用管弦乐器演奏的夜晚的月光。 纨绮清风:用华丽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的轻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新居附近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新居拓静安寺之旁”
【解析】 本题为理解类默写题,要求学生在识记和理解《愚园联》的基础上,根据诗文的内容,结合题目提示信息“注释”“赏析”进行作答。 【答案】 译文:柳州以媚古著称于世,沿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庾信在闲居时赋小园诗。注释:“愚园联”,指《愚公移山》一联,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愚公移山》,全诗为:“愚公苦心移千仞,神女灵力开双石。若非大智安能成,何必黄河水清白?”赏析:这首咏史怀古诗,借颂扬愚公之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与立尚书联阁学”,是说与立(杨与民)在尚书任内,曾与联阁学士一起为官;“同罹北寺奇冤”,是说同受北寺(指御史台)的冤屈;“痛箧中谏草未寒”,是说痛心的是,他的谏书还未发表就已被杀;“浅土黄沙,正气竟埋燕市血”,是说浅薄的土地和尘土掩埋了燕市的血,即被害者的血。 【答案】 译文: 与立尚书曾经在尚书任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痛无父无母,同作鲜民,寸草春晖二三月”,这是诗人在追忆自己的母亲孟森时,抒发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痛”“同作鲜民”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春晖”比喻母亲像春天的暖阳一样温暖而光明;“寸草”指小草,是比喻诗人对自己生身母亲的微贱与感恩
注释:渐渐不再被人认识;时常还读着属于我的书籍。 赏析:诗人以“愚园新厅书房联”为题,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他希望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能被人认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书籍的热爱,认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知识和智慧
【注释】 代汤寿潜挽汪洵联 公为儒林丈人,不独能书,雄视千古:您是儒家的学者,不仅仅是会写字,在历史上有名望。 我抱世界观念,愿以此意,质诸九原:我有世界的观念,愿意用这个观点来和您沟通。 【赏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汪洵先生深深的敬意与怀念之情。首句“公为儒林丈人,不独能书,雄视千古”,是对汪洵先生的赞美之辞。他不仅是一位儒者,而且还是书法大家,他的作品被世人所敬仰。第二句“我抱世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