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
【注释】 两崖:指山壁。 小龙门:指小龙门峡谷,位于洞山北麓,长500米,高30余米。 伊阙:指龙门石窟。 西河天一角:指伊阙的西部是天边的一部分。 赏析: 首联写景。“两崖”,即山壁。“叠叠水中分”,写峡谷两岸的山壁层层叠叠地插入水中,形成峡谷。这句写出了峡谷的深邃和峻险,令人惊叹不已。“瀑布飞流漱石根”,描绘出峡谷中瀑布飞流直下,冲刷着岩石的景象,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逐句解读,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注意要结合注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荷花盛开,莲蓬饱满,荷叶翠绿。后两句抒情,以“君”自代,抒发对吴孺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宁静淡雅,含蓄蕴藉,富有情趣。 【答案】 莲蓬饱满;②荷叶翠绿。③以“君”自代
【注释】 ①挽莲塘:在今江苏苏州市。吴孺人:吴氏夫人。②佳城:即“阴间”或“幽冥”,这里指墓地。③薤露吟:古曲名,汉末曹操所造,后多用以指哀悼死者的诗。⑤桥横兰渚:兰渚,地名,位于今苏州市西南。⑥地脉深:土地肥沃,地势低平。⑦玉:指坟墓,埋在地下的石头叫做玉。 【赏析】 此为悼亡之作。 首句“北风吹恨入佳城”,是说秋风悲切,吹拂过吴孺人的坟墓,吹动着她的魂魄,将她的怨恨带向了幽冥之地
【注释】 1. 洞山:指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北。2. 十咏:即《洞山十首》,为唐代诗人李白所写,共十首。3. 其八:此诗是其中的第八首。 【译文】 有时停歇,有时移动,石的高低各不相同,有时能听见水声,有时看不见水影。 五叠泉虽然有万折,但最终都向东流淌。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庐山五叠泉。庐山五老峰下有瀑布,飞泻而下,形成五迭,故名“五叠”。这首诗就是描写五叠泉的。首句写五叠泉的奇观
【注释】 老梅岩:位于洞山后,以老梅著称。 崎嵚:山峰高峻的样子。 横枝:树枝斜出。 愁绝:忧愁至极。 寒谷:冬天寒冷的地方。 递:传递、连续不断。 早春:早春的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对老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前两句描写了老梅生长的环境和姿态。后两句赞美了老梅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品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老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椒庭:即椒山,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喷薄:水流急速的样子。 竹石参差风绕楹:竹林和岩石错落有致,随风飘动。 灵隐: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灵隐山麓,是著名的佛寺。 飞来峰:在灵隐山西南方的飞来峰下。 清:清凉。这里形容瀑布水声清亮、瀑布水势汹涌、瀑布水色清澈、瀑布水气清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洞山风景的优美秀丽。前两句写洞泉喷薄而出,雨滴落下的声音像鸣响的溜珠,竹林石头参差错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洞府高深对月开,长疑底里閟龙雷。”诗人在洞口看到洞口对着月光而敞开。他怀疑洞中隐藏着龙和雷,因为洞口对着月色,所以有龙雷之状,诗人想象中的洞府是高远的,深邃的。 “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从洞口仰望天空,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天窗。这个天窗是向天空的,没有照到人间,所以诗人说“不照人间世”,意思是说洞府与人间相隔,不能相通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赏析诗歌语言和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洞山十咏 其三 冰壶洞”,结合注释可知,“冰壶洞”为第3首,全诗描写了冰壶洞内外的景象以及水自飞淙云自归的奇特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答案】 译文: 洞口烟雾弥漫,仿佛与山外融为一体,洞内冰雪晶莹,仿佛百丈高悬直上天空。 谁能记下这洞中日月的神奇变化?它自成一体
诗句注释 - 石笋孙枝萃众芳:形容王易岩的才华和成就如同参天之石笋,其子孙后代也聚集了各种才华。这里的"石笋"比喻为高才,而"孙枝"则暗指家族中的年轻一代。 - 少推夙慧映诸郎:这里强调王易岩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智。“少推”表示早早地被推许,“夙慧”指的是早慧,即天生聪明的意思。 - 故家文献典刑在:暗示王易岩家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严格的家规,这些传统和规矩仍然传承下来
双龙洞 天凿鬼凿非人间,涌雪轰雷震地寒。 石上双龙似盖形,更深须有老龙蟠。 注释:双龙洞是天凿鬼凿形成的自然景观,它涌起的雪和轰鸣的雷声震动大地,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双龙在石头上的形状像是盖,更深处应该有老龙盘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双龙洞的独特风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双龙洞的雄伟壮观和神秘莫测。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