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
【注释】 中涧:山涧中间。 金华:即金华山。 【赏析】 此诗写山涧的景色。第一二句写涧水从石峰中流出,第三句是说它流经金华诸壑,第四句点出其流经金华众壑而汇入东江的经过,最后两句是写山涧水流之广、之远。全诗语言朴实,描写细腻,富有动感,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以矩名轩义已谐,方方寻丈自恢恢。 勿侵四壁藩篱限,不费一天风日来。 学者毋欺惟暗室,圣门所乐只灵台。 盍朋但读立斋记,谁谓颜居曰陋哉。 诗句释义: - 以矩名轩义已谐: 通过使用矩(方形)作为命名元素,表达了一种和谐的寓意,意指方形象征着稳定与秩序。 - 方方寻丈自恢恢: 描述空间宽敞,每一寸土地都被充分利用,显示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氛围。 - 勿侵四壁藩篱限: 强调不要侵犯或限制四周的环境
【注释】 ①金盆:山名,位于洞山南麓。相传晋陶渊明曾隐居于此。 ②崔嵬(cuīwéi):高峻。 ③拳石:指山势险峻、突兀。 ④天上来: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好像从天空中飞来一样。 【赏析】 《高石岩》是唐代诗人李群玉于公元83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作者对洞山十咏中的第一首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高石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山到金盆共绕回”
【注释】 丁亥:农历二月初一。师门:这里指老师和学生的交往场所。滋:增多,加深。 【赏析】 诗题“与诸友奠何先生毕退游北山智者寺书二十八言”中的“何先生”,当指唐代著名诗人何逊。何逊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著有《何水部集》。本诗是作者在与同辈文人为好友何逊送行的饯行诗。从诗中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 首联“来往师门十五年,此山曾近未跻扳”,说自己和老师交游已满十五年,此地(北山智者寺)离老师住地并不远
【译文】 三春的芳意遍布各种花朵,今日您被赐封为嵩山郡太守。 在西府暂时举行汤饼宴,北堂常常供奉着彩衣华。 现在喜有菟裘之约,此去仍标桂籍花。 吉甫重歌山甫诵,由来补衮是君家。 【注释】 崧高:即公车司马,因官至太仆卿,故称“公车司马”。 汤饼:古代风俗,正月初一吃汤面饼,以祝福新年吉祥、平安。 菟裘:指隐居之地。 桂籍:指朝廷官员的名册。 吉甫:汉宣帝时人杜邺,字子夏,曾任太常
【注释】端平:即端宗,宋理宗年号。鼎成龙御:喻指皇帝。乌号弓:喻指皇帝的弓箭。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刘南坡辞官归田时所作。全诗以“挽”为题,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刘南坡的深切思念和赞美之情。首联追忆刘南坡当年为安边而献计献策的功绩,颔联赞扬他虽然已经离任,但精神依然不减当年,颈联表达自己对他的深厚情感,尾联则抒发了他对刘南坡离去的惋惜之情。 【原文】 忆昔端平转化弦,公时输委为安边。
第一句:“积善由来属庆门,如公积善众推尊” 注释:积善是指积累善良和美德的行为。属庆门则表示这些行为得到了吉祥和好运的加持。如同您积善众多,大家都尊敬您一样,我也相信您的善举会带来吉祥和好运。 第二句:“至于垂死片言顷,犹是赒饥一念存”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您虽然在临终时留下了一句话,但这句话中仍然蕴含着帮助他人的慈悲之心。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您也仍然保持着对他人的关爱和怜悯之情。 第三句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寿张县的官员恭贺南坡的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南坡的敬仰之情。 绿袖斑斓上庆庭,莺莺燕燕竞新声。 庚寅初度逾三纪,丁卯秋来快一鸣。 九十春光清昼永,百千岁颂寿星明。 愿君高举纫兰佩,自古悠长是令名。 【注释与赏析】 1. 绿袖斑斓上庆庭:绿袖斑斓,指宫女们穿着艳丽的衣服。上庆庭,指宫廷。 2. 庚寅初度逾三纪:庚寅,即庚寅年,指1930年(庚子年)。初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有注释和赏析。 释弟(节选) 我生半世尚茫茫,西既隔谷东如汤。 众责今方四面至,百为尽要一身当。 仲兄摘实瓜几少,伯氏刈葵根已伤。 康叔周公本相睦,休滋俗见积参商。 注释: 1. 我生半世尚茫茫: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迷茫中度过。 2. 西既隔谷东如汤:西边的山谷已经隔着很远,而东方的水面又像热汤般炙烤着。 3. 众责今方四面至
【注释】 涝旱:指水灾和旱灾。殣(zhuì):饿死。严邦:严州,今浙江杭州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徐居士的颂扬之作。首联写诗人与徐居士的相识及他对灾害的关心;颔联写徐居士在南方地区所做贡献;颈联写徐居士对灾区人民的救助;尾联写徐居士为民众所敬仰。 此诗以“神理”起调,赞美了徐居士的功德。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