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
七月三日和徐山甫喜雨 饥穰谁道尽由天,治国须知类小鲜。 贪吏班车方立立,雷神振鼓已阗阗。 宏羊既往民无事,旱魃不来书有年。 自此皇家歌乐岁,鱼丽天保永无愆。 注释: 1. 七月三日和徐山甫喜雨:在农历七月三日这天,和徐山甫一起庆祝喜雨。 2. 饥穰(hān)谁道尽由天:庄稼的丰收或歉收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完全预测或掌控。 3. 治国须知类小鲜:治理国家就像照顾一个小鲜鱼一样,需要细心照料。 4.
【诗句释义】 高真栖息的地方在山的深处,古老的寺庙山神长久地守护着它。 三洞奇峰耸立龙虎之间,千年古树长满藤萝。 泉水清澈如同天池般近在眼前,石穴深邃云雾环绕多处。 一片风景飞来更好,飞来的山峰必定是来自岷峨眉。 【译文】 高深的真气栖息于山之深幽,古老的寺庙和山神守护着它。 三座山峰如同龙虎般巍峨耸立,千年古木生长在藤萝之中。 泉水清澈如天池一般,石穴深藏云雾缭绕。 一片美景飞来更加美好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自古在昔,圣贤有作 金履祥,宋代杰出诗人,其作品《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为世人所传颂。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越岁月的智慧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解析: 1. 诗词原文: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金华之高,其色苍苍。 维华降神,生何及王。 维王及何,文公孙子。 天子是师,斯文之纪。 翼翼王子,教行于东。 思乐东州
北山之赋 诗句: 1. 匪傲匪求,云受奚为。 - 注释及赏析: “匪”是“不是”,“奚”在这里有“何”的意思。诗人表达了自己不骄傲也不追求名利的态度,认为接受自然赋予的一切就足够了。这里的“云受奚为”,意味着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 孑孑干旌,侯伯是将。 - 注释及赏析: “孑孑”形容孤独的样子,“干旌”指的是高扬的旗帜。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孤独但坚定的形象,就像高扬的旗帜一样
北山之高寿 北山何先生北山之高,表我东底。 惟山降神,生何夫子。 维何夫子,文公是祖。 是师黄父,以振我绪。 翼翼夫子,令德在躬。 道广心平,不外以衷。 北山之阳,盘溪之将。 以处以安,不骄不亢。 昔在理宗,维道之崇。 既表程朱,亦跻吕张。 谓尔夫子,缵程朱绪。 卿士率连,百辟咸誉。 咨尔夫子,设教于乡。 即命于家,长此泮宫。 夫子曰辞,辞是好爵。 玉几导扬,燕翼是托。 明明天子,丕承皇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和手法进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答案】 译文:鲁斋先生高寿七十岁。不要这样自欺欺人,要为帝祉着想。上天之心十分广大,民众的生活十分困苦。为什么不用浚其源的办法来灌溉他们的田地,用沛其泽的办法来增加他们的收获呢!穆穆的王子们啊
清塘佳哉,上有横霄映汉之卿云,下有通川入海之流泉。 清塘之美真是令人赞叹,上面是高耸入云的彩云,映照在清澈的汉江之上;下面则是奔流不息的溪水,流入大海之中。 不舍昼夜扬清清,清流回环山奔迎。暮雨层波绿,朝晖山气新。 日夜不停地将清水扬向远方,山峦之间形成一条回环的水道。暮色中的雨水层层涌动,晨曦中山林呈现出一片新绿。 呼吸溪光饮山渌,人人冰玉若为贫。我欲买山居其间,囊中不靳金满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有无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一般考核诗词中诗句的含义,同时还考核诗歌的情感。重点考核情感的领悟,一般为评价作者的感情态度、思想观点和审美取向。 “谁云孟氏死,吾道久无传”,首句直点题旨
注释与赏析: 1. 图书阅罢独高斋(注释:图书,指书籍。阅罢,读完。高斋,高雅的书房或房间。) 译文:在读完书籍之后,我独自来到高高的书房。 2. 撰杖油然午荫回(注释:撰杖,手执拐杖。油然而生,形容悠闲自在、悠然自得的样子。午荫,中午的阳光照在树下。回,归来。) 译文:我手执拐杖,悠然自得地在午后阳光下散步,享受着这份宁静和惬意。 3. 楮颖从容侍函丈(注释:楮颖,指纸。从容
【诗句释义】 1. 岁寒堂前,指的是在寒冷的冬季。桂树秋,说明时间是在秋天。 2. 秋风浩荡君西游,指王希夷离开家乡,到西边去旅行。 3. 羡君充此四方志,望尘何异登瀛洲,表达了诗人对王希夷充满雄心壮志的期望和对他远走他乡的羡慕。 4. 人生难得心相识,况君与我心相得,表示诗人与王希夷有深厚的情谊。 5. 君心谁似惟梅花,雪霜不改馨香德,比喻王希夷如梅花般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即使受到严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