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
唐丈命玉涧僧画金华三洞为图障寿母,玉涧有诗约和其韵。 金华高哉几千丈,翠壁重峦不可上。 上下飞潜灵液通,朝暮烟云姿万状。 我闻元女蟠金鼎,至今遗粒犹可饷。 又闻仙姑驾银鹿,至今瑶田印层嶂。 金华本是东南奇,未数剑门天下壮。 有时笙箫响青云,犹疑幢节迎仙仗。 自古长生端有术,飘飖群仙尚无恙。 只今洞天双龙飞,何处华表声清喨。 谁将此山真面目,尽收奇伟归图障。 居然冈阜北堂前,未须屣履勤敖放。 注释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自从夫君来,剑气躔须女 这句诗表达了自从丈夫归来之后,家中的气氛有了明显的变化。"剑气"象征着丈夫刚毅和坚定的性格,“躔须女”可能指的是丈夫的威猛和刚强使得妻子感到压力,如同被锋利的剑气所包围。这里的“躔”意为星辰运行,这里比喻丈夫的到来像星辰一样改变着家中的气息。 2. 游刃肯綮间,淬锋沧浪浦 描述了丈夫在处理问题时的能力,他能够轻松地解决看似棘手的问题
``` 闲闯秋高强入山, 栖真胜地极高寒。 契泉水下人间去, 灵洞云从天半看。 丽泽先生留姓字, 颖滨元子蜕衣冠。 典刑尚在山深处, 为宿心香不敢灌。
【注释】 金簿:指朝廷颁发的任命文书。解官:解除官职,回家乡。天台:即浙江天台县,为唐睿宗时宰相袁天纲的故乡。 【赏析】 这是诗人送友人归天台的五首诗之一。此诗写友人辞官归家的情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诗人在诗中对友人表示了祝贺和祝愿之情。 首联“白云苍山东,归骖迈长道”。以苍山起笔,写出了天台县的地势特点。“东”,字义双关,既指方位,又指方向。“骖”,古时驾车用两只马,这里指代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旭的《游三峰》。 译文: 九月天气清,高飙扫虚碧。山色日嶙峋,山意亦寥阒。有来二三友,劝我振双屐。问路始委蛇,陟巘转深密。荦确碍微径,藤蔓绊行色。冈阜出坡陀,重险更𡷾嵂。绝壁诧天造,石笋疑人立。上上复扳援,嵬嵬亦恂栗。摩藓追旧题,扪萝着新蹠。佝偻度崎岩,盘薄踞危石。谁凿丹臼深,碧瓦孰抟埴。云胡半空中,有此千载迹。中峰函剑气,幽洞飞灵液。霏霏人间雨,往往此中出。阴崖采芝人
【注释】 高峰馀洞气:山高风大,洞穴中常有风声。 石窦通灵液:石头的裂缝中渗出泉水。 发源已太孤:泉水从高处流出,显得特别孤独。 临崖千万尺:水深千尺。 井甃回飞湍:井口的水被激流冲起。 修绠收澄碧:用长绳子打捞,使清澈的水面恢复碧绿。 一饮清风生,肤寸寒云出:喝一口清凉的泉水,就像有一片冷云飘出。肤寸,形容很小。 山僧语似奇,老龙事无迹:山里的僧人说的话很奇特
【注释】 1. 送金簿:即送别金簿。 2. 昔岁在东壁:去年我在东壁。 3. 紫气逾苍山:紫色的云气越过苍山。 4. 金君:指金簿,字仲卿。 5. 赵侯:赵国的诸侯王,字季卿。 6. 莲幕友:指幕府中的同事或朋友。 7. 师帅贤:指军帅(主帅)是贤能的人。 8. 浑然:完全、全然。 9. 砥柱:指三门山,位于洛阳东北,黄河上流,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10. 楚波浩无边:楚水波涛浩大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客严陵赠星史 七里滩头眼为青,秋风许我快南溟。 东京太史知谁氏,不算庄光是客星。 ``` 译文与注释 1. 七里滩头眼为青,秋风许我快南溟: - 七里滩头: 指的是长江边的七里滩。 - 眼为青: 眼中仿佛看到青蓝色的江水。 - 秋风许我快南溟: 在秋天的微风中,心情舒畅地向南航行。 2. 东京太史知谁氏,不算庄光是客星:: - 东京太史:
我唱远游篇,西望心悠然。 谁能够完成这次旅行,遥远的山川渺茫难见。 鸾车排成行,声声珩佩珊珊响。 块视几座山陵,带视几处流水潺潺。 正气凝结阳刚之气,端正操守高耸云端。 仍然要行走天地间,为何独自欣赏这江山? 黄鹄为御风之马,鸾凤为驾之参。 云旗飘扬何洋洋,八龙蜿蜿蜒长。 一举众山小,再驰天地宽。 三驾跨越八极地,高速驰骋在阊阖间。 阳气充盈以作为粮食,六气滋养以当餐食。 金丹孕育着天和之气
【注释】 1. 上灵洞栖真寺:位于陕西省户县终南山上,为道教胜地。 2. 听琴赠立公:指诗人听到琴声而赠给立公的诗。立公即李立,唐代人。 3. 高人:指隐士、高道。 4. 迢迢(tiáo tiáo):远貌。 5. 此身:作者自身。 6. 山高处:指终南山的高峻。 7. 更:更加,越发。 【赏析】 此诗首句起得突兀,次句承上而来,三句又承接次句而来。前两句是说,为了访求隐士高人到终南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