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弼
【注释】 昆崙台:昆仑山名,在今新疆。戎兵:指吐蕃的兵士。居易:指元稹。《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元稹传》:时李逢吉、裴度等用兵,以稹为左拾遗,使分司东都,充翰林学士。居易:即李商隐自称。两鬓斑:指年老。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被贬至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时写的。当时元稹正在长安任宰相,他写了《代北征人歌》,并请李商隐为之和作一首。李商隐应命而作此诗。 开头两句“早登昆崙台望戎兵北归”
【注释】 思甘泉水:思念家乡的甘泉。通判:宋代地方官职名,掌管一路或一州行政事务。景范:指苏轼。梁:指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屯田:屯田是宋代政府设置于各地屯垦军马、耕牛、种子等物资的一种军事性质的机构。“二井”即二处井。凿通:打通。千佛塔:指塔里有许多佛像。七源流济万人家:形容水源充沛,灌溉万家。池心:池的中心。青天:青色的天空。白雪花:白色的雪花。见酿:酿造。宜:适宜,合适。残腊酒
这首诗的译文为:三月的宫桃盛开在上林,百花齐放却耗费春心。叶公城外襄河北边,一棵桃花无人观赏颜色更浓。 注释: - 三月宫桃(三月宫桃):指的是三月时开放的宫桃花。 - 上林(上林):指上林苑,古代皇家花园。 - 百花千萼(百花千萼):形容花朵众多,色彩艳丽。 - 费春心:耗费春天的心绪。 - 叶公城外襄河(叶公城外襄河):叶县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叶县,襄河是黄河支流之一。 -
【注释】 潮:指江水。潮上:涨潮时,水从海中漫上来。下:指江流。南江:即赣江。东北流:赣江从南向北流。轻帆:小帆船。茶山溪:地名。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诗人登上潮月亭,远眺赣江,看到涨潮了,水从海中漫上来。他站在渡头,听到人语,知道潮水已经上涨。他低头向下看,只见赣江的水从南边向北边流去。于是他试着用小帆船学习驾船回乡,但是船驶到茶山溪浅滩处,便停了下来,因为水流太小而无法行驶。
【诗句释义】 紫薇花:一种植物,夏季开花。 人言清禁紫薇郎:人们说紫薇郎官在京城中。 草诏紫薇花影旁:在紫薇花的阴影下起草诏书。 山木不知官况别:山上的树木不知道官情已变。 也随红白上东廊:也随着朝政的升迁,爬上了东边的走廊。 【译文】 有人说我在北京任职是位清廉的官员,我在紫薇树下起草诏书时,紫色的花儿就在我的身旁。 山上的树木不知道我的官职已经改变,它们依然和以前一样生长着红和白的花朵
【注释】 江南:今江苏、浙江一带。池馆:园林亭台。厌深红:厌倦了艳丽的红花。零落:凋落。空(kōng)山:空寂的山间。烟雨中:细雨迷蒙中。却是:还是。北人:北方人。爱惜:怜爱。数枝:几枝。和雪:和雪一样洁白。上屏风:放在屏风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作者在这时曾因诗得罪了王安石,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副军长),后又被贬到湖北黄冈当团练判官
这首诗以柳树作为抒情的对象,借咏物抒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首句“杨子江头流水凘”,杨子江头是长江入海处,这里暗指诗人所在地。流水凘形容江水的流动,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急促、汹涌,也可以理解为柔和、细腻。 次句“长安陌上暖风吹”,长安陌是长安城内的道路,这里指诗人居住的地方。暖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吹在这里有吹拂、吹动的意思。 第三句“黄金璎珞雪晴后”,璎珞是一种装饰品,用黄金制成
注释如下: - 昭州:今广西桂林地区。 - 其三:第三首诗。 - 假守昭平郡:以太守的身份暂代昭平郡。 - 诗情比阆仙:诗歌的情感胜过唐时阆中人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 蝉声风叶外:指在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中,听到蝉鸣的声音。 - 鸟影月池边:在月光映照下,看见鸟儿的影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暂代昭平郡太守期间,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悟之情的诗。 第一句“昭州 其三”
【注释】 桃树:桃花。正含芳:指花开得正好,含着芳香。酒:喻指春天的气息。醅(pēi):酿酒时发酵后未经滤过、澄清的液体。熙熙为尔醉春台:意谓你陶醉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吧!尔:你。重重叠叠:形容花朵层层堆叠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春风中盛开的桃花。 首句“桃树正含芳”,以拟人化手法描写桃花,把花写得有声有色,富有情致。次句“酒正醅”,用“花正开”来形容“酒正酣”,既点明时间
注释:春日的早晨,暖风轻轻吹拂着翠绿色的帐幕。盛夏的天气,凉爽的气息悄然弥漫在朱红色的栏杆上。主人的胸怀坦荡,没有丝毫猜疑和忌恨之情。他像一位真正的游人一样,整理好自己的帽子准备出游。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首句“春昼暖风熏翠幄”描绘了春天白天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以及翠绿的帐幕;次句“暑天凉气暗朱阑”描绘了夏天炎热的天气和清凉的气息以及朱红色的栏杆。诗人通过对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