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昙
和月林清玩墨 谁识阜陵天上物,亦从潘李乞刀圭。 半规肯博千金璧,四海仍传一角犀。 柏叶春齐初养麝,髯松岁晚复然脐。 直须数子成家日,是我浯溪得再题。 注释: 1. 谁识阜陵天上物:谁能够认识阜陵(今江西南昌)的宝物? 2. 亦从潘李乞刀圭:也像潘岳、左思那样向别人求取刀圭。潘岳,西晋文学家,字安仁;左思,西晋著名诗人。这里指文人雅士之间互相交流书画等艺术品。 3. 半规肯博千金璧
解析 1. 诗句释义 - 北帝潜驱又弭鞭:这句描述的是冬至时北极星的位置,暗示了冬天的来临。"北帝"指的是北极星,通常与冬季关联。"潜驱"和"又弭鞭"都是形容星星移动的方式,表示星星在夜空中缓缓移动。 - 那堪风物更凋年:这里"那堪"表示难以承受,"风物"指的是自然景物,"凋年"则是指一年之末的萧条景象。整句表达的是面对年末,自然景色凋零的哀愁。 - 此身荡潏随流水
【注释】 鸿:大雁。 弓缴:箭靶,这里指弓箭。 官池稻粱:指宫廷里的饮食。 鸭近鸳鸯卑:鸭子在鸳鸯中显得卑微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鸿鸟飞向天边,射箭的弓弦已拉满但无法射中高高的鸿鸟;颔联写朝廷的富贵奢侈,皇帝吃的是稻粱,而百姓只能吃野菜;颈联写宫里的鸭子在鸳鸯中显得微不足道;尾联写自己的处境,与朝廷相比显得卑微。全诗以鸿雁为喻,通过描写宫廷生活和自己的无奈
【注释】 汲黯:汉初名臣,曾任中大夫,因直谏被免职。 子思:孔子弟子曾参,有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 黄金复加璧:指贵重的玉佩。 勿遣虞人知:不要让知道的人知道。 【赏析】 此诗为史太师入朝时所赐之带。诗首句“老不数汲黯,吾宁师子思”,以汲黯自比,说自己虽已年老,但不愿做汲黯那样卑躬屈膝的人,宁愿像曾参一样做人;第二句“黄金复加璧,勿遣虞人知”,用曾参的故事来劝勉自己,表示对君王的忠诚。全诗语言朴实
注释: 却尽铅华固自奇,更怜鬓发傲霜姿。 百年可敬春风面,四老仍扶汉惠时。 顾影不知身妩媚,嗅香全觉我支离。 殷勤为注铜瓶水,青子累累定着枝。 译文: 却尽铅华固自奇,更怜鬓发傲霜姿。 百年可敬春风面,四老仍扶汉惠时。 顾影不知身妩媚,嗅香全觉我支离。 殷勤为注铜瓶水,青子累累定着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以梅花的坚强不屈、高洁孤傲来赞美梅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注释】 莫嫌:不要嫌弃,不要责备。画鹢(yì):画有鹢鸟的船只,指代行船。北风瞋(chēn):怒斥、斥责。苕霅溪声:苕溪、霅溪的流水声。苕溪在浙江西部,霅溪在湖州东部。苕霅:这里指苕溪和霅溪,即湖州一带的两条河流。唤人:招引、呼唤人。千日醉:指沉醉终日。十分留得九分春:指留下春天的九分。匣琴书卷:形容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物品。先行李:指随车携带行李。虹星:比喻车驾。委后尘:指车驾在后面扬起尘土
注释:史太师入觐,皇帝赐他玉带,以风声万牛吼为韵作诗寄给史太师,史太师回赠。 润壑千岁资,风声万牛吼。润壑:润泽的深沟。千岁资:千年的资财。 风声万牛吼:风声犹如万头牛在吼叫,形象地写出山势的险峻和地势的高耸。 春江縠纹面,一笑可忍不。春江:春天里江面的波澜。縠纹:波纹。 縠纹面:波纹如绸子般光滑细腻。 一笑可忍不:形容笑容满面、心情舒畅的样子
【注释】绛帐:指太子的寝室。王扉:指帝王的宫门。肯落先公第二机:意谓自己不如先辈,不敢居第二。一鹗:一鹰,喻指贤才。荐口:进献美言。诸生:指学生。北海:汉代丞相窦婴的别号。何妨醉:意思是说不要因为饮酒而荒废了政事。家声:家族声望。金玉:指官职、地位。万钉:指许多官衔。何必:何用?腰围:比喻人的权势大小。 【赏析】 此诗是送史同叔赴宫教之辞,勉励他以“北海何妨醉”的态度去面对宦海沉浮。
【注释】 岳林:《山海经》中有“岳”和“林”两种山名,这里以“岳林”指代庐山。 毗耶室:即毗耶离,古印度国名,在今斯里兰卡境内。 霍票姚:即霍骠姚,古代西域的一种骏马。 示病非天授:意指自己生病不是上天的旨意,而是由于自身的原因。 观身已:意指自己看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没有了生气,形容人病重。 三语掾:即三语掾官,汉代的一种官职。 楚些招:指《楚辞·招魂》,是一种楚国的歌舞曲调。 【赏析】
【注释】 明日征帆取次飞,何人解识箭锋机。回瞻北阙君恩重,莫遣西风酒力微。早为汉庭归吁俊,未妨周易去研几。适斋老去诗犹健,闻道行歌昼锦归。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春。时汪应辰已年过半百,在朝中担任枢密院事,因直言进谏得罪了权相韩侂胄,被贬为信州(今江西上饶县)知州。这首诗即写于他赴任途中。 “明日征帆取次飞,何人解识箭锋机。”首联起句点出时间、地点。“明日”表明作者要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