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
蔡侯材栋梁,向来饱霜露。 十年林下思,常恐庾尘污。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蔡侯材栋梁”:这里的“蔡侯”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他的品德和才能堪比栋梁之材,即支撑房屋结构的重要材料。这里的“材栋梁”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才干。 2. “向来饱霜露”:形容这个人历经风霜,历经岁月的考验,饱经沧桑。 3. “十年林下思”:在深深的森林里度过十年的时间,表达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
我们逐句解析诗句: - 至理本旷夷:至理,指最高的道理;旷夷,宽广而平坦。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的道理本来宽广平坦、无垠无边。 - 小道皆左僻:小道,指狭隘的道理或方法;左僻,左边的边,引申为偏狭、狭隘。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狭隘的道理和方法是左边边角的,是偏离正道的。 - 信能弹指了:信,确实;弹指,弹一下手指的时间,表示极短的时间;了,消失
【注释】蔡伯世:字元长,号东原,北宋诗人。君:我。支道林: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字子猷。何当:何时。速相就:迅速相见。细徵心:详细地表示自己的心意。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寄给朋友吕居仁和兄弟的一首诗。作者用蔡伯世的韵作诗,表达了他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全诗意境优美,含蓄深远。作者以“君岂蔡子叔”起兴,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接着,作者又以自我与友人相比,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敬爱之情。最后
【注释】三世:指前世、过去世,今生世,来世。四大: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是构成人身的四种元素。风火:佛家用语,指色受想行识,即五蕴。了无生:佛教用语,指断除一切贪瞋痴等烦恼。 【赏析】《赠吕居仁兄弟十首·其九》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人生无常,世事如梦。后二句以释迦牟尼成道时拈花微笑作比喻,指出了悟佛法理,即可摆脱生死之轮回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嵩少山时所作,以赠与吕无求为题。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首句“白葛乌纱松径遥”:描述的是嵩山上的景色和环境,白葛是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衣料,这里用来比喻衣服的颜色。乌纱帽,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用以形容官员的形象。松径,指曲折的小径,远行于此可以感受到山间的宁静和深远。 - 第二句“溪声激激雨萧萧”:描绘了雨中嵩山的景象,溪水的声音清脆
《再用韵戏作二庵图》是宋朝诗人饶节的作品,全诗如下: 人说双庵鹘壁巅,妙高峰顶四禅天。梦魂似亦曾招手,千里犹堪论比肩。渌水白云同一妙,苍松翠竹自相鲜。谁能为作虎头画,传与人间五百年。} 这首诗描绘了两座山峰的独特美景和自然之美,以及作者对这种美景的赞叹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及注释: 一、诗句注释 1. 人说双庵鹘壁巅 - 说:指描述或说明。 - 双庵:指的是两座小庙或寺庙。 -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晚辞富贵功名士,竟作东西南北人。 - 关键词: 辞别、富贵、功名 - 解释: 诗人决定离开那些追求财富和权力的环境,转向一种更为简单自由的生活。"晚辞"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从过去的辉煌岁月逐渐走向现在;"富贵功名"指的是过去追求的目标,而"竟作"则是结果,即实现了这一变化。 2. 早岁衣冠如昨梦,平生笔墨累闲身。 - 关键词: 早岁、衣冠、笔墨、闲身 - 解释:
注释: 1. 何事凌寒带晓暾,高才不肯簿书昏:这两句写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自己的清高品格。"凌寒"指在寒冷的环境中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晓暾"是指清晨的阳光。"高才不肯簿书昏"是说有才华的人不会沉迷于琐碎的文书工作。"簿书"是官府文书的意思,"昏"在这里指的是混乱、无序。 2. 别峰小寺已鸣磬,夹道短篱犹闭门:描述了作者离开寺庙时的情景。“别峰小寺”是说作者离开了一个山峰旁边的小寺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梅花。“红梅”一题,诗人选取了梅花的两种典型特征:一是“娇”,二是“雅”。 【译文】 娇艳的红梅浅浅透出晶莹的冰光,瘦弱地靠着疏落的竹林半掩着墙头。 高雅美丽胜过桃杏花、梨花,巧笑嫣然,含苞欲放,避人眼目不让人看见。 融化着的酒脸笼着微红晕,敛住羞态,掩住嫩黄,像仙女一样。 暮色苍茫之时,风中飞舞,飘落在行人的衣服上,依稀好像有一股清香。 【赏析】 首联写梅花之形
田熙载比失解留诗别承之殿撰承之用其韵以宠其行 田侯蕴藉绝凡尘,常苦冥冥天胜人。 可但渊源深孔孟,更无学术略仪秦。 且寻耒耨聊糊口,未置文章便稳身。 幸有使君敦眷旧,转令名字落簪绅。 注释: - 田侯:对田熙载的尊称。 - 常苦冥冥天胜人:常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 - 可但:只能、只是。 - 渊源:学识渊博。 - 深孔孟:指学问深厚,受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