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
长笛赋 长笛赋,即《长笛赋》,是一首描绘长笛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的诗歌。下面逐句解读并附上注释、赏析: 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彭胥伯奇,哀姜孝己。攒乎下风,收精注耳。雷叹颓息,掐膺擗摽。泣血泫流,交横而下。通旦忘寐,不能自御。 - 这句描述了制作长笛的过程,工匠们被放逐到野外,与家人朋友分离。他们辛勤劳作,将竹子削尖,制成笛头,再将竹子剖开,取出内膜。 - "彭胥伯奇"、"哀姜孝己"
长笛赋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察变于句投,以知礼制之不可逾越焉。 听曲的人,通过观察乐曲的节奏和变化,可以了解到礼制的规范,从而知道这些规范是不能被逾越的。 听簉弄者,遥思于古昔,虞志于怛惕,以知长戚之不能闲居焉。 听乐器演奏的人,可以想象自己回到古代,怀着敬畏之心,知道长久的悲伤是不能轻易表达的。 故论记其义,协比其象:旁徨纵肆,旷敞罔,老庄之概也。温直扰毅,孔孟之方也。激朗清厉
诗句: 译文: 于时也,绵驹吞声,伯牙毁弦。瓠巴聑柱,磬襄弛悬。留视眙,累称屡赞。失容坠席,搏拊雷拚。僬眇睢维,涕洟流漫。 注释: 这是一首关于音乐的诗歌,通过描述古代音乐家的故事和乐器的特点,表达了对音乐和演奏者的赞美和敬意。 赏析: 这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古代音乐家的音乐技艺和演奏过程,通过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佩表达对音乐艺术的高度赞扬和尊重。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
长笛赋 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泛滥溥漠,浩浩洋洋。长矕远引,旋复回皇。充屈郁律,瞋菌碨抰。酆琅磊落,骈田磅唐。取予时适,去就有方。洪杀衰序,希数必当。微风纤妙,若存若亡。荩滞抗绝,中息更装。奄忽灭没,晔然复扬。或乃聊虑固护,专美擅工。漂凌丝簧,覆冒鼓锺。或乃植持縼纆,佁儗宽容。箫管备举,金石并隆。无相夺伦,以宣八风。律吕既和,哀声五降。曲终阕尽,馀弦更兴。繁手累发,密栉叠重。踾踧攒仄
长笛赋 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平阳邬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为气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师,逾年,蹔闻,甚悲而乐之。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唯笛独无,故聊复备数,作长笛赋。其辞曰: 惟籦笼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托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磎。特箭槁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秋潦漱其下趾兮,冬雪揣封乎其枝。巅根跱之刖兮,感回飙而将颓
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平阳邬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为气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师,逾年,蹔闻,甚悲而乐之。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唯笛独无,故聊复备数,作长笛赋。其辞曰: 惟籦笼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托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磎。特箭槁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秋潦漱其下趾兮,冬雪揣封乎其枝。巅根跱之刖兮,感回飙而将颓。夫其面旁则重巘增石
马融,字季长。 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 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 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后因病离职。 延熹九年(166年),马融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唐代时配享孔子,宋代时被追封为扶风伯。 生卒年
马融,字季长。 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 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 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后因病离职。 延熹九年(166年),马融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唐代时配享孔子,宋代时被追封为扶风伯。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