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含义来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毒雾才开海日黄”是说瘴雾刚刚消散,海阳的太阳又出现了。“午街喧杂闹交厢”,中午时分,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氁丝缠髻西洋客,茉莉簪头上店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头戴西式发髻、佩戴茉莉花饰的洋客人和上着花衣、插着茉莉花的妓女在大街上来往穿梭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过小渡》。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草木森森小径斜,隔溪一簇野人家。 注释:小径上长满了草木,显得幽深而宁静。远处有一座山,山顶上有银河般的水流(指长江)。江边有一片田野,那里住着一些农家。 蜻蜓雨集青蒲叶,络纬秋鸣白豆花。 注释:在雨中,蜻蜓聚集在青蒲叶上。秋天的时候,田里的蟋蟀在叫(指蟋蟀,也称为络纬)。秋天到了,田里种的豆子开花了。 匡老山高带河汉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即可。 “汉骑南来拥铁戈,凤城空绕旧山河。”汉骑南来拥铁戈,凤城空绕旧山河”两句是全诗的首联。诗人首先以汉骑南来的气势开篇,点明“古”意:汉骑,即汉代骑兵;汉骑南下,有吞并天下之势
北州太守近新归,湖海飘零兴已违。 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 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 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 【注释】 寄松江金文振同知:写给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的金文振(字同知)。文振,名不详,字同知,松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曾与顾阿瑛、王圆照等在“吴中四友”中。 北州太守近新归:指金文振从北方回归松江。北州,泛指北方。太守,古时候的地方长官。近,近来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所作的《为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谢施仁政惠伞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施政者的感激之情。"谢"在这里表示感激,"施"可能是指君主或者统治者,"仁政"意味着良好的统治政策,"惠伞"则是一种恩惠的象征,这里指皇帝给予的恩泽。 2. 暂归复去倍相思 - 这句表达了诗人暂时离开后,回到原地时更加怀念的情感。"归"和"去"都是返回的意思
寄张达善韩克明 南阳无复卧龙居,归到家山更结庐。 故旧多从千里别,音书又是半年无。 樽空可买邻家酒,门隘难容长者车。 若遇秋风动归兴,吴江霜落有鲈鱼。 注释: 1. 南阳无复卧龙居,归到家山更结庐:南阳没有再像诸葛亮那样卧龙般的人物了。回家后在家乡建了新居。 2. 故旧多从千里别,音书又是半年无:老朋友很多都远离家乡去其他地方了,书信又很久都没有了。 3. 樽空可买邻家酒,门隘难容长者车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送别诗,以萧瑟的秋风、飘零的白发和满城的杨柳来抒发离别之情。 首句“萧萧白发飏凉飕”,描绘了一幅秋风凛冽、白发飘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里的“萧萧”形容风声,“飘扬”则描绘了风吹拂过的情景,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 颔联“老矣中朝旧辈流”,则是对王希尹先生的一种赞美,表示他年岁已高,但依旧保持着中朝旧臣的风范。这里的“老矣”指的是年岁已高
弋阳道中逢成子博主簿,葛陂驿前逢故人,少曾同学习科文。 多年离别重相见,旧事凄凉不忍闻。 山径落红飞燕子,野池新绿散鹅群。 款留花县偕清赏,尽醉归来日巳曛。 注释: 1. 弋阳道中逢成子博主簿:在弋阳的路上遇到了成子博(字号不详),我以簿员的身份与他交谈。 2. 葛陂驿前逢故人:在葛陂驿站前面遇到了老朋友。 3. 少曾同学习科文:年轻时我们曾经一起学习并考取功名。 4. 多年离别重相见
逢唐伯刚太守 诗句:十里平湖漾碧沙,小楼嘈杂拨琵琶。 译文:湖面宽广宁静,波光粼粼映衬着沙滩,小楼中传来阵阵琵琶声。 注释:逢唐伯刚:遇见唐伯刚,即指遇到好友或知心人。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湖边景象,通过湖面的平静与沙滩的碧绿,以及小楼中的琵琶声,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同时,“小楼嘈杂拨琵琶”一句,既展现了琵琶声的悠扬动听,又表达了人们在小楼中欢聚的场景
居庸关是古代的边防关口,位于今北京昌平区与怀柔区交界处。诗中描绘了居庸关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特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危机的忧虑之情。 译文: 峻岭崎岖古栈长,蛟龙盘互郁苍苍。 翠华北望关门锁,玉辇西来石路荒。 社稷倾亡无礼乐,山河险固谩金汤。 北歌莫向樽前唱,羌笛胡笳总断肠。 注释: 1. 峻岭崎岖古栈长:描述居庸关周围山势高耸、道路崎岖的特点。 2. 蛟龙盘互郁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