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诗句释义】 1. 身外即江山,流行坎止间:指身处江湖,身外是江山,行来止住,在天地间流转之间。 2. 烟波垂钓直:指垂钓时,烟雾弥漫的江河中,垂钓者如同直挺挺的竿子一样直立不动。 3. 天地一舟闲:形容自己如同天地之间的船一样,闲适自得。 4. 到岸卖鱼去:指捕鱼后,将鱼儿卖完后回家。 5. 无钱得酒还:指没有钱买酒回来。 6. 不知尘世换,几度月弯弯:意指不知道世间已经换了多少个轮回
注释 菰蒲叶冷暮天低:菰,即芦;蒲,即水葱。菰、蒲都是水生植物,在傍晚时分叶子已经凋零。 断岸舟横水四围:岸边的断木横卧在水中,四周被水环抱着。 祇有一竿湘楚竹:祇有一竿,只有一根;湘,湖南地名;楚,湖南的别称。竹竿,指渔竿。 未尝容易下渔矶:渔矶是渔船停靠的地方,这里用“渔矶”代指渔父。下,停泊。意思是说,渔父只依靠一根竹竿就能轻松地停靠在那。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景。首句写景
渔父 谋生与俗违,一叶浪中蜚。 水易分团月,云难隐少微。 雁沙眠晚照,鸥渚棹晴霏。 见说蓬莱浅,寻津问钓矶。 注释:渔夫的生计与世俗不合拍,在波浪中独自飘荡。 水面容易分开成圆月形状,云雾很难遮住月亮的光辉。 大雁沙滩上休息着等待夜晚的来临,鸥鸟在水中小洲上划着小船。 听说海中的蓬莱山是那样浅显,所以寻找着渡口和垂钓的石矶询问路向
注释: 渔父 春天的阳光渐渐升起,岸边的烟雾轻轻飘散。水面上没有风,渔夫的钓艇横在水面上。千尺长的丝线就系在方寸之间,不知道哪里才能钓到巨大的鲲和鲸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钓鱼图。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渔夫在春天的阳光下,静静地坐在水面上,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春光冉冉岸烟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景色。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
注释: 1鹤发闲梳小棹轻,芦花深处最怡情。 译文: 白发老人悠闲地梳理着小船,芦花深处最能让人感到快乐。 2自怜身外唯烟月,肯信人间有利名。 译文: 我独自感叹,身外只有烟雾和月光,哪能相信世上有名利? 3闲脱绿蓑春雨霁,醉眠深浦夕阳明。 译文: 闲暇之时,脱下绿色的鱼衣,春雨停了之后,沉醉在深水中的池塘,沐浴在明亮的夕阳下。 4陶陶终岁无人识,应笑三闾话独清。 译文: 终日沉浸在欢乐之中
渔父 白发慵梳百不忧,与他鸥鸟日悠悠。 清朝荣辱几番事,满眼烟波一叶舟。 雨过洞庭歌棹月,霜飞云梦醉眼秋。 蓑纶晚■芦花岸,闲扣金针作钓钩。 注释: 1. 白头发懒得梳理,百事都不担忧,就像和鸥鸟一起在湖面上飘荡。 2. 在朝廷中经历了许多荣华富贵和权力争斗的事情,但这些都像眼前的烟波浩渺一样,无法改变。 3. 雨后洞庭湖上的景色如画,我一边唱歌一边划船赏月,秋天的霜降时,我沉醉于云梦山中。
“轻泛兰舟入海涯,抛钩掷线莫迟疑”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渔父词五首其四》,此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渔夫生活情趣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豁达的生活态度。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注释: 渔父词五首 其五:在江湖上垂钓,直到天明,把鱼竿分出一半。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羌笛声悠扬地飘荡。江水浩渺无边,雾气弥漫,我扬起船浆,划桨返回船上望向海的边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江上渔人生活的诗作,通过描写江上渔人的一天的生活来展示他们捕鱼、生活的情景。 “钓尽江湖晓色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渔人在江湖中钓鱼,等到天色破晓的时候,已经把鱼钩分出了一半
《渔父词五首》其一 刘基 〔明代〕 采石矶头煮酒香,长干桥畔柳阴凉。歌欸乃,濯沧浪,来往烟波送夕阳。 注释与赏析: - 诗:刘基的《渔父词五首》之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诗意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位渔父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诗人通过对渔父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世俗的闲适。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与渔父的生活紧密相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层解读: 第1句:“凛凛严风彻骨寒,扁舟轻泛碧波澜。” 注释: 凛凛(形容风势很大)——指风势强劲; 严风(猛烈的风)——形容风势强烈; 彻骨寒(冷到骨子里)——形容寒意深入骨髓; 扁舟(小船)——指船身窄小的船只; 轻泛(轻轻地漂浮)——形容船儿在水面上轻轻浮动; 碧波澜(清澈的水波)——指清澈的水面上形成的波动。 第2句:“金线直,玉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