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注释:渔船上的渔父,用青虚作钓竿又作鱼钩,断了的钓线丢在船底下。 随波逐流,任凭波浪翻腾、水流横流,在玉浪中得到了自由。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渔夫的形象。他用青虚作为钓鱼竿或鱼钩,然后将断掉的钓线丢在船底,任由船只在波浪中漂浮。他跟随波浪,任凭水流翻腾和横流,在玉浪中获得了自由。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个渔夫的形象,表现了他随波逐流的洒脱与自由
【注释】 1. 渔父:指隐居在水边的隐士。2. 谁亲:无人亲近,没有知音。3. 翛然(xiāo rán)独对:孤独地面对。4. 妙体:美妙的体态。5. 堂堂:高大威武的样子。6. 不露颜:不露出面容。7. 赏析:此诗描写了隐士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
注释:渔父从来性格宽和,满船钓得鱼并不感到高兴。收起丝线后,他抬头望向层层山峦,发现天空已破晓,残星点点。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渔父收网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渔父本应享受捕鱼的乐趣,但当他满船收获时,并未感到喜悦。这说明渔父看透了世间的名利,知道人生并非只有追求财富才是重要的。当渔民收拾好网具,抬头看到天际的残星时,他突然意识到已经过了深夜。这表明渔父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夜晚
渔父二首其一}: 踪迹五湖浪,生涯千尺纶。是非宁入耳,荣辱不关身。猎猎菰蒲暮,凄凄浦溆春。何时共蓑笠,和雨钓青蘋。 注释: - 五湖:指太湖的五座小山,在今安徽省境内。 - 迹:足迹,行踪。 - 纶:钓鱼用的丝线,代指渔翁。 - 猎猎:形容风声。 - 凄凄:形容水鸟的叫声。 - 和雨:趁着下雨。 - 青蘋:一种浮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士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悠然自得
注释: 红蓼白蘋岸,清风江月明。红蓼白苹,形容江边的景色。清风江月明,清风和明月照亮了江面。 万波千尺动,四海一沤轻。万波千尺,形容江水浩渺。四海一沤,比喻江面上的水花像浮起的水泡一样轻。 浊酒醉独酌,鲜鱼饥旋烹。浊酒,指浑浊的酒。鲜鱼,指新鲜的鱼。饥旋烹,指饥饿时才煮鱼吃。 兴来歌欸乃,烟雨过前汀。兴来,兴致来了。欸乃,船夫摇橹时发出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江南美景时所作
诗句原文:泛宅浮家一叶间,长年绿水又青山。 译文: 我漂泊不定,住在一片小舟上,随波逐流,时而停泊在碧绿的江水中,时而驶过苍翠的青山。 注释: 1. 泛宅浮家一叶间:泛指漂泊不定,居无定所,而“一叶”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生活的简陋和不稳定。 2. 长年:形容生活的时间长久,这里指代的是长期的漂泊生活。 3. 绿水青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这里可能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留恋。 赏析:
风色披披手欲龟,日光飐飐鬓成丝。 只今网罟无穷利,乐在竿纶顾未知。 注释:渔夫的双手被风刮得好像乌龟一样粗糙,头发因为阳光照射而变得凌乱。如今的捕鱼工具如此先进,利益巨大,但人们却不知道其中的乐趣。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渔夫在风大、阳光明媚的天气下捕鱼的情景。他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渔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早悟君王物色求,子陵应已弃羊裘。 绝知至德终难掩,女子亦称韩伯休。 注释:早先已经明白了君王的用意在寻求人才,像姜子牙那样放弃华丽的衣袍来隐居。彻底了解最高的道德境界确实难以掩盖,即使是女性也可以被称为韩伯休。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父早知君王物色求而舍弃羊裘,以及至高德行难以掩盖的情境,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道德境界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借古喻今,暗示了即使面对困境或误解
诗句“掉船晨出暮知归,举网惊呼鱼定肥”出自《渔父诗四首 其一》。 这句诗描绘了渔父每日的辛勤劳作与收获,生动地表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和赞美。 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包括诗句的意象、情感色彩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蕴。这些要素共同构建了一幅鲜活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渔父的勤劳与智慧,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诗句原文: 渔父者,避世隐士也。年老志坚,常游江滨,以钓鱼为生。其人不慕荣利,超然物外,自得其乐。见客来,不以世俗之礼相待,但以渔翁之礼相待,与客人共话天地之大。 译文: 屈原既放逐于江南,流落于泽畔的江边,他的容颜憔悴,身形枯槁。一位渔夫见到他,便问他:“您难道是三闾大夫吗?为何要来到这等地步?”屈原回答:“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我被放逐。” 渔父听了屈原的话,便反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