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旅
《题陈氏潇湘八景图》是元代诗人陈旅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陈旅,字众仲,兴化人(今属福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生平与成就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句“寒云不成雨”,描绘了一幅寒冷天气中的景色,天空中没有乌云聚集成雨,反而显得更加阴沉,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这里的“不成”二字,表达了一种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期待与好奇。次句“暝色凝江枫”,则是对这种氛围的进一步强化,天色渐晚
江上群山翠作堆, 江上的群山色彩斑斓如同堆积的青翠。 人家门槛对江开, 家门前对着江边,敞开着门槛。 小楼应有凭栏者, 小楼上定有人凭栏远眺。 天远归帆似不来, 远处归来的帆船仿佛不会到来
【注释】 九畹:指郁郁葱葱的园林。光风:和煦的风。九畹光风转:形容园中的景色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重岩(yán):层叠的山石。坠露香:山花上沾着露珠,散发出阵阵清香。 紫宫:神话传说中昆仑山的主峰玉京,是天帝所居之地。太乙:道教传说中的天帝名号。 瑶席:美玉做的座位,这里指帝王的席位。荐(juàn)琼芳:进献美玉般的花朵。 【赏析】 此诗为咏颂画中兰花之作。前两句写画中之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结合诗中的意象、诗句的内容和意境等具体去把握。“忆昔奎章学士家”的意思是:回忆起当年奎章阁学士家中,夜晚吹响了玉管,泛着春霞。“夜吹琼琯泛春霞”,指在奎章阁中,夜晚吹响了玉管,泛动着春日的霞光。诗人以玉管泛春霞,暗示其才华横溢、声名远播;“先生归卧江南雨”,指奎章阁学士回家休息了,而作者也因政治上受打击而流放江南
《题陈氏潇湘八景图·其五·渔村夕照》是元代诗人陈旅所作的一首咏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诗作。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落日楚江深: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深邃的楚江之上,映照出一片金色的光辉。这一句描绘了夕阳下的楚江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感觉。 2. 倒影在高树:随着夕阳的落下,江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倒映在水中的树木和天空仿佛也在摇曳生姿。这句诗通过“倒影”这一手法
江气行云暮,忽失巴陵树。 一夕洞庭波,都向篷上注。 诗句翻译与注释 - “江气行云暮”: 这句描述的是傍晚时分,江面上的云彩流动如行云流水一般,景象非常美丽。 - “忽失巴陵树”: 突然之间,视线中没有了巴陵山上的树木,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 “一夕洞庭波,都向篷上注”: 一夜之间,洞庭湖的波浪汹涌澎湃,全都倾泻到船篷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日思归的七言绝句。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荷叶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了秋日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持衣寄所思,欲寄不得远。”诗人手拿一件衣服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因身处异乡不能寄回家乡。“所思”即指自己想念的人;“欲寄”即想寄给所思的人。“所思”为第一人称代词,这里指诗人自己;“欲寄”为第二人称代词,指所思之人
【注释】层城:宫城的外垣。柘馆:即柘林馆,为后宫的别馆,在长安城东北。徘徊:流连、留恋貌。瑶阶:白玉砌的台阶。纨扇:细绢所制之扇。秋来:秋天到来。筑避风台:指汉武帝在建章宫筑起五丈高的未央宫避风台。 【赏析】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宠妃。她原是“良家子”,出身名门望族,因被选入宫中,成为汉成帝陈皇后的贴身侍御,后失宠而退居长信宫为女官,并得到成帝的宠爱。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在长信宫偶见班婕妤题扇图而作的
诗词原文: 将军头白更征蛮,平宋吴钩血尚殷。 万斛楼船上江去,半空铁马哨云还。 凄凉部曲清笳畔,窈窕祠堂绿树间。 堪笑班超真老矣,乞身生入玉门关。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译文: - 将军已至老年但仍被征召,他曾经在平宋时挥舞过吴钩,但刀剑上仍沾满了鲜血。 - 巨大的船只装满了粮食,载着他驶向长江,而他的马蹄声则在天空中回荡。 - 军队里凄清的笛声在边塞之旁响起
【注释】 江上《竹枝歌》: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洞庭湖边所作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用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团扇”来代指扇子。为君颦两蛾:意为我为你皱着眉头,因为思念你而伤心。团扇底:即团扇。古代一种圆形扇面,以竹木为骨,蒙以绢帛等制成的折扇。零落黛痕多:意为你的扇面上的画眉已经凋零了,只剩下许多痕迹。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