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璛
【注释】滨州:今山东滨县。渤海:今河北青县。刘平:人名。戍枣阳:驻守在枣阳。夜宿:夜晚住宿。沙河:地名,在今河北沧州南。虎啮之:被老虎咬伤。去其妻胡氏:赶走了他的妻子胡氏。掣(chè)虎足:拉老虎的腿,使老虎倒地。呼七岁儿取刀刲(kuī)虎出肠胃:呼喊七岁的孩子取出利刃将老虎剖开肚子,取出内脏。夫:丈夫。脱三日乃死:过了三天才死去。 【赏析】这首诗是元末明初人贾仲明所写的杂剧。它以叙事为主
诗句:碧落银河西北倾,披襟散发沐空明。 1. 【注释】碧落银河:指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和银河,西北倾:形象地描述天空中银河的倾斜状态;披襟散发:形容诗人自由散漫的状态; 2. 【译文】在天空中闪耀着星星与银河的银河向西北倾斜,诗人披着衣襟,享受着夜空中的明亮。 3. 【赏析】此首诗描绘的是诗人仰望星空时所见的景象,通过"披襟散发"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的洒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菊花为题材,借菊颂医,赞颂了周先生为人的高尚品德。全诗四联,首联写菊山的自然环境和种植菊花的条件,颔联写种菊之难,颈联写种菊之乐,尾联写种菊之益。 【答案】 ①“南阳”指河南南阳郡,这里泛指南方,即南方。②“水可饮”,指菊花泡水喝能解渴,③“欲寿人所同”句意:菊花能够使人长寿,是人人相同的。④“药圃”句意:在药圃中栽种几棵菊花。⑤“岁晚”句意:到了晚年
中山为舜中赋 舜山中来,手持中山记。 我吟山中诗,石砺攻玉粹。 先正司马公,常念一中字。 当时伊川程,初不以为是。 人生所谓命,受之于天地。 未有字义前,此念何所寄。 日用而不知,礼乐本孝弟。 圣贤岂异人,众以华嵩企。 舜中学既优,具见诸行事。 立剖是与非,敢问何所自。 于焉道无陂,政尔心得位。 知能执两端,功在进一篑。 堂堂大丈夫,万物皆我备。 乃今为中山,转欲生疏义。 寂然不动时,更不容拟议
【注释】 世间一切法:指世间的一切事物。 如云行空中:像云彩一样在空中飘浮。 太空:佛家语,指宇宙万物。 不待云:不用依赖云的衬托。 因云而见空:因为有云的存在,所以可以看见天空的辽阔。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赞美佛法、颂扬佛性的诗歌。全诗以“云”作为意象,通过描绘云彩在天空中的飘动,来比喻佛法在众生心中的传播和显现。首句“世间一切法,如云行空中”,开篇即点明了佛法无边无际,无处不在的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表达效果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并赏析。首先将全诗分为五节:第一、二节,写诗人在南州炎热的夏季里,端坐于书斋窗下,等待时雨的到来以解除暑热;第三、四节,写秋日天气晴好,诗人坐在书斋中,欣赏着秋天的美好景色;第五、六节,写秋日登高,宴饮畅怀,以新采的绿筠作酒
注释:英武的山峰从云中露出,化作滋润的春雨。归来后变成石头,默默无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山由雄伟壮丽到最终化为沉默的巨石的过程,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山的雄壮与石的沉默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译文】 气如牵丝汗如水,小窗长凭乌皮几。 六合一甑蒸雨山,矫然欠伸望诗垒。 城南城北三十里,出门何之茧余趾。 平生投辖是谁家,岂不相寻醉乡里。 昨朝疏食常见邀,已怕青鞋在泥滓。 高堂众彦集清风,脱略边幅去臧否。 况我从来有成约,往又不勇嗟委靡。 江湖虽宽暑雨深,彼蒲与荷美人美。 安得提携冰雪仙,直上虚空驰騄駬。 【注释】 ①气如牵丝:形容气息微弱。 汗如水:汗湿的衣服。 ②小窗:指狭小的窗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学生对诗句进行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注释,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诗句的妙处. 题干:题丁生所藏钱舜举山水。 译文:溪水寒冷没有鱼游动,扁舟小得像木屐.世人都随波逐流,更不用用船桨划水.画上山中人憩息松下石,我独自在松林下徘徊. 赏析:此诗为题画诗,描绘了一位渔父在寒溪泊舟独处的情状
山药歌 绿薜紫藤缃色子,种玉绵延春透髓。 晴虹岁晚寒不起,托命长镵山谷里。 小隐墙东整药栏,斸土政得才槃槃。 服食相传养生诀,茂陵刘郎和露啜。 注释: 1. 绿薜(biè):一种藤本植物,叶子青翠。 2. 紫藤:一种藤本植物。 3. 缃色子:形容色彩斑斓的种子。 4. 种玉绵延:比喻山药像宝玉一样珍贵。 5. 春透髓:指春天的气息渗透到骨髓里。 6. 晴虹:晴朗的天空中出现的美丽彩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