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净
667—761俗姓张,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一作东平(今山东郓城)人。 年幼出家,后嗣六祖慧能。 玄宗开元初住南岳司空山无相寺,世称司空山禅师。 天宝三载(744)应召入长安。 次年与两街名僧辩说禅理,应对从容,大阐南宗禅法。 卒谥大晓禅师。 《祖堂集》卷三、《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后二书存其诗偈7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卒年:?-
背道逐教偈
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 若起修道心,此人未会道。 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 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
来往如梦偈
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 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 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 会梦无两般,一悟无别悟。 富贵与贫贱,更亦无别道
四大无主偈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见闻觉知偈
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 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 若会应处本无心,方得名为观自在。
无修偈
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 道性如虚空,虚空何处修。 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 但看弄傀儡,线断一时休。
本净
667—761俗姓张,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一作东平(今山东郓城)人。 年幼出家,后嗣六祖慧能。 玄宗开元初住南岳司空山无相寺,世称司空山禅师。 天宝三载(744)应召入长安。 次年与两街名僧辩说禅理,应对从容,大阐南宗禅法。 卒谥大晓禅师。 《祖堂集》卷三、《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后二书存其诗偈7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