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注释】 1、宿莺啼:即宿燕啼,指春天夜晚燕子的鸣叫声。 2、乡梦断:指故乡的梦已醒,无法再续下去。 3、春树晓朦胧:春日的树木在晨曦中隐约可见。 4、残灯和烬闭朱栊:指残灯将灭,关闭了红色的帘子。 5、人语隔屏风:屏风后有人说话的声音。 6、香已寒:指香气已冷。 7、灯已绝:指灯火已熄。 8、石城花雨倚江楼:指站在江楼倚靠着江边的石头上,观赏如雨般的花朵。 9、波上木兰舟:指小船行驶在波涛之上
喜迁莺是唐代教坊曲名,本名“归朝欢”,又名“金缕衣”。 这首诗描写了春日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 雾蒙蒙,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 雾气蒙蒙,微风细细。杨柳带着淡淡的烟雾,轻盈的柳絮飘满了南边的花园。墙下的草芊绵。 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燕子刚刚起飞,黄鹂鸟已经老了。春风拂过脸庞,总是那么美好。我们相聚一堂,举杯畅饮
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 注释:早晨的月亮已经落下,天空中的云朵被风轻轻吹散,室内点上了几盏银烛,点亮了锦制的屏风帷。 建章钟动玉绳低,宫漏出花迟。 注释:建章宫的大钟敲响了,时间仿佛随着玉绳移动而变得缓慢起来,宫廷里的时钟也比平时走得慢些。 春态浅,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 注释:春天的气息渐渐淡薄,飞来了一对燕子,太阳逐渐升高,天空中出现了一抹红色。 严妆欲罢转黄鹂,飞上万年枝。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景的词,通过对莺迁、锦翼鲜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芳春景,暧晴烟”两句,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芳春指的是美丽的春天,暖晴烟则形容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里的暧晴烟可以理解为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晕。 “乔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两句,诗人描述了鸟儿在树上的情景。莺迁指的是鸟儿迁徙
诗句释义: 1. “晓月坠”:指早晨的月亮落下,通常用来形容清晨或黎明时分。 2. “宿云微”:指残留在天空中薄薄的云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3. “无语枕频欹”:形容枕头因为长时间未动而变得不平整,暗示着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 4. “梦回芳草思依依”:梦中回到绿油油的草地,怀念之情难以割舍。 5. “天远雁声稀”:远处的天空中,大雁的叫声稀少,可能预示着秋季的到来
喜迁莺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译文: 街上鼓声震天,禁城城门开启,天上的使者回来了。凤凰衔着金榜从天而降,仿佛一声巨响。鸟儿已经迁移,龙已经变化。一夜之间,满城的车马都在路上。家家户户的楼上都簇拥着神仙们,大家都在争相观看那只鹤直冲云霄的景象。 注释: 1. 街鼓动:形容大街上的鼓声响彻云霄。 2
【注释】 1. 喜迁莺:词牌名,属小令。 2. 汹汹:形容水势汹涌,比喻人群喧闹。 3. 鼓𪔜𪔜:敲打鼓声。 4. 襟袖五更风:指清晨的凉风。 5. 大罗天上月朦胧:大罗天为仙境,月朦胧指月亮被云雾遮掩。 6. 骑马上虚空:骑在马上飞到高空中。 7. 香满衣:衣服充满香气。 8. 云满路:路上布满云彩。 9. 鸾凤绕身飞舞:鸾凤是神话中的神鸟,此处形容周围有神仙陪伴飞舞。 10. 霓旌绛节一群群
喜迁莺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竞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注释: 1.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扫墓祭祀,悼念先祖的节日。 - 雨晴天:描绘了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景象。 - 得意正当年:形容人在春天时节心情愉快,得意洋洋。 2.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 马骄泥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金门晓,玉京春:“金门”通常指皇宫的大门,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宫或者某个重要的场合。“玉京”,古代神话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用以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如仙境。“骏马骤轻尘”形象地描述了马匹奔跑时尘土飞扬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2. 桦烟深处白衫新:“桦烟”可能是指春天里树木发出的烟雾,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白衫新”则描绘了人物穿着的新衣服
《残蟾落,晓钟鸣》,这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词。全词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思考。 诗句释义: 1.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 注释:这里的“残蟾”是指月亮,而“晓钟”则是指清晨的钟声。诗人用“羽化觉身轻”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仿佛自己已经超越了尘世,获得了某种超脱。然而,他仍然感到春天的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