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嗣宗
注释:雁池衰草,露水打湿了衣服,河水东流,万物万事皆微小。青陵台上,月光下,只有一只鹊在树上飞来飞去。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孤独和寂寞的诗。首句“雁池衰草露沾衣”,描绘了夜晚月色下的雁池景象,雁池中的衰草被露水打湿,显得格外凄清。第二句“河水东流万事微”,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事情的本质。第三句“寂寞青陵台上月”,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青陵台是诗人所在地
```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石桥春涧已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一个宁静午后,漫步于石桥旁的春涧小道上的情景。诗中的“石桥春涧”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行走在春日的山水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而“梦入仙山山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理想的渴望,以及那种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寻找自我的迷茫感。整体而言
【注释】 (一)随边使:指奉命出使边疆的使臣。 五原:古郡名,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 (二)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小方盘山麓,为古代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因位于沙漠之南,故称阳关。 (三)废:衰微、废弃。 (四)漫:同“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诗人随从边使出使五原时,偶逢星车驰过,惊起沙尘,不禁感慨自己久客他乡,不知何日能归故乡。第二句说家乡常常担心自己不能如期归来
登芜城 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注释: - 芜城:古城名,广陵城旧址,位于今江苏省江都县,西汉吴王刘濞建都于此,南朝宋竟陵王刘诞反被兵败而死,城遂荒芜。 - 丘垄:坟墓,指古人的墓地。 - 非昔:不同于过去。 - 春风:春天的气息,比喻美好的时光或机会。 赏析: 储嗣宗以清新自然、婉约含蓄的诗歌风格著称,其《登芜城》诗作展现了一种对往昔与当下的深刻感悟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其一) 狗入五云音信绝,凤凰楼阁静无声。 焚香古洞走虚夜,露湿松花空月光。 注释:狗进入五云之中,无法传递音信,凤凰楼阁寂静无声。在古洞内焚香行走虚影之夜,露水湿润了松花,月光照耀下的松花显得更加明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古洞中行走,感受着四周的寂静和内心的孤独。他点燃了香烟,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或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然而
注释:松柏和山风一起吹拂,乱石丛中青翠欲滴,我在这里焚香对石屏,静思过去。 空想去年春雨后的美景,燕子在巢中留下泥巴,时常玷污太玄经。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回忆与茅山相别时的心情的五言绝句。全诗以“忆”字为主线,从眼前景物到往昔经历,再到未来憧憬,层层铺开,意境深远。首联写诗人在山林中静坐焚香、观赏松柏与乱石,内心感慨万千;颔联则通过燕子在巢中留下泥巴,玷污太玄经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送友人游吴(吴地) 吴山青翠,楚地吟唱;草色异乡,心绪难安。一酌水边酒,数声花下琴。登楼旧国远,探穴九疑深。 译文: 在吴地,青山如翠,楚地的歌声悠扬。看到这异乡的花草,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喝一口水边的酒,弹一曲花下的琴。登上高楼眺望故乡,深入九嶷山探寻古迹。更想在这秋天与友人重逢,却难以忍受听到夜深人静时传来的砧声。 注释: 1. 吴(wú):地名,古代指今天的江苏省和浙江省部分地区
【注释】 ①村月:村中的月亮。②篱南道:篱笆南边的路上。③田翁(wēng):种田的老人,指农夫。④荞麦露花深:指田里的荞麦开花了。⑤深:指颜色浓重。⑥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乡村的傍晚景色,以写景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译文】 中午时分,月光如洗,照亮了篱笆南边的小道上。前边的村庄已经隐没在树林里,只剩下半截轮廓依稀可见。 只有田老汉一个人在归家的路上走着,他的身后是一片深绿的荞麦田
注释:山泉的香气清新自然,就像神仙居住的地方。山泉萦纡曲折,乱石环绕,仿佛在酒杯中回旋。不要在春风中泛游桃花林,否则会引凡人进入洞中。 赏析:这首诗以山泉为题,描绘了山泉清澈、香郁、曲折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山泉之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用"香味清机仙府回"形容山泉的香气如仙府般幽雅,"萦纡乱石便流杯"则形象地描绘出山泉在乱石之间流淌的情景,让人感到山泉之水的清澈与柔美。然而
注释: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 丁令威是传说中的仙人,他在天上飞行时,曾经在千万云中飞过。他的仙骨非常殷勤,不要先行飞翔。 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如果遇到茅山(茅山派)的传人,那么贞白先生很快就要回来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仙人的诗,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丁令威的飞行场景,展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和神秘莫测。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茅山派的崇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