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嗣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注释、赏析等,然后根据对全诗的理解分析作答。 “春游望仙谷”,点明游览之地是仙谷。“清无车马尘”,仙谷幽静,没有喧闹的车马声,表明仙谷的幽静。“深洞百花春”,洞内百花盛开,春天的气息弥漫,说明洞内的花很多,而且开得正盛。“鸡犬疑沾药”,洞口有鸡叫狗吠的声音,好像有人把药洒到里面似的。“耕桑似避秦”
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 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注释: - 沧浪临古道:沧浪,指沧海或江水。沧浪临古道,意思是沧浪在古老的道路上,这里用沧浪比喻江水。 - 道上石成尘:道上,指的是道路两旁的石头。道上石成尘,意思是道两旁的石头被江水冲刷得尘土飞扬。 - 自有沧浪峡:自有,意思是“自然存在”。沧浪峡,是长江三峡中瞿塘峡的一部分,位于瞿塘峡东口。 - 谁为无事人:谁为无事人
【解析】 “吴宫”句,指吴国的宫殿已荒芜不堪。“细草迷宫巷”句,用“细草迷宫巷”比喻宫中的小路曲折幽深,令人迷乱;“闲花误绮罗”句,用“闲花误绮罗”比喻宫女们被迷惑而误了正事。“前溪”句,用“前溪徒自绿”比喻宫女们在绿水中嬉戏,白白浪费青春。“子夜”句,用“子夜不闻歌”来讽刺宫女们整日歌舞作乐,却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辜负了君王的恩宠和厚望。“怅望清江暮”句
《圣女祠》 石屏苔色凉,流水绕祠堂。 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 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 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注释: - 石屏:地名,位于云南。 - 苔色凉:苔藓的颜色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流水绕祠堂:水流环绕在祠堂周围。 - 巢鹊:指鸟巢里的喜鹊。天汉:天空中的银河。 - 潭花似镜妆:潭中的水花如同镜子一般美丽。 - 神来云雨合:神仙降临时,云和雨似乎都融合在一起。 - 神去蕙兰香
【解析】 1.“行人倦游宦”中的“游宦”是“为官”的意思,诗人在旅途中感到身心疲惫。2.“秋草宿湖边”中的“宿”是“停留”“居住”之意,诗人在秋天的湖边休息。3.“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中的“寒机”“机”是机杼的意思,指织布机;“远浪”是波浪的意思;“门前”是家门口。4.“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这两句写诗人听到采莲女唱的歌声,勾起了思乡之情。 【答案】 译文: 行路之人厌倦了官场生活
【注释】垓:古地名,位于今安徽宿州东南。 【赏析】此诗描写项羽在乌江之战前的心境和遭遇。首句点明项羽在楚汉争霸中已打了一百多次仗,但还没有言败,意谓自己并非无谋之辈,只是时运不济。次句写项羽被围困的紧张局面。三、四两句写项羽突围成功之后,却无心恋战,只觉“力尽”,“气竭”,不禁流下眼泪,湿透了衣裳。诗人运用白描手法,把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悲壮情状都刻画了出来。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琢,但意境深远
注释: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 这是在描述早春的景色,野树的花刚刚盛开,空山之中显得格外寂静。 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这是在描绘行走在历经阳道(即历阳,地名)的路上,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兰泽:地名,在今山东菏泽西南。伤秋色:伤秋天气萧瑟,景色凄凉。 东城:即上元城,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草虽绿:意思是说草虽然长得很茂盛,但已过了春天的时节,所以是“草枯春又尽”。南浦:水边。柳无枝:指柳树没有叶子,因为春天过去,夏天还没有来到,所以柳树上的叶子都落了。 直道:正道,正直的道路。岂易枉:难道容易走歪路吗?暗投:暗中投送、投递。谁不疑:谁能不相信呢?因君问行役
【译文】 经过故人旧居,万里寻访遗尘。 莺声啼哭泪沾巾。 古书无人收藏,废宅与山相邻。 夜深宿草风悲鸣,荒村明月映哀魂。 凄凉问残柳何处,今日为谁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通过描绘故人的居住环境以及其遗物来抒发诗人的哀思之情。 首联“经故人旧居,万里寻访遗尘。”诗人经过故人的旧居,万里迢迢寻找故人遗留的痕迹,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追忆和无尽哀思。 颔联“莺声啼哭泪沾巾
【注释】 ①居幽谷:住深山幽静的地方。②乱山为四邻:四周的山峰像杂乱无章的邻居。 ③窗静似无人:窗户寂静得好像没有人。④鹤语松上月:鹤在松树上鸣叫,仿佛是月光下的对话。 ⑤花明云里春:花朵盛开在云端里的春天。 ⑥何许:何处。⑦尊酒:美酒。⑧垂纶:垂钓。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 首联写诗人与隐者居处环境之幽雅,“雾”、“窗”两字点出时令,“四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