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耕
正阳高辟照重瞳,武阵前驱驾六龙。 旗影忽看天际外,銮声时在柳阴中。 金根雷动宫车转,雉尾云屯帐殿崇。 执锐愧无承义志,从桥实切大夫忠。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正阳高辟照重瞳”,描述皇帝的庄严和权威。 - “武阵前驱驾六龙”,描绘皇帝出征时的壮观场面。 - “旗影忽看天际外”,形容皇帝的旗帜在远处飘扬。 - “銮声时在柳阴中”,指皇帝銮车上的銮铃声在树荫中回荡。 -
【注释】 春怀三首:作者在长安时,曾作《春日忆二弟》、《春日忆二弟》等诗。此为组诗第三首,借咏史抒怀。春深关塞尚屯兵,万里防胡拱汉京。 翠华临远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安禄山叛乱。次年,唐玄宗幸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缢贵妃。事见《资治通鉴》。此诗当指此事。 金甲废深耕:据《旧唐书·李林甫传》,安禄山反叛时,玄宗欲亲征,李林甫曰:“今乘舆所幸,皆边功之将,陛下若自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南征八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南征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百姓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担忧。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传闻大驾渡滹沱,圣德当天水不波。 - “传闻大驾渡滹沱”指的是皇帝的大驾车渡过滹沱河的情景。 - “圣德当天水不波”则是说皇帝的德行如同天一样高远,河水也因此平静。这里的“水不波”形象地表达了皇帝的威严与神圣。 2. 曲逆晓烟迷朔岳
南巡八首 天上黄河白昼来,春风龙舰锦帆开。 龟鱼跃浪承颜色,箫鼓缘堤落杏梅。 照影昔呈希世瑞,横流今见济川才。 十年垂拱宽民力,却笑宣房起暮哀。 注释: - 1. 天上黄河白昼来:黄河在天空中显现如同白昼一般的景象。 - 2. 春风龙舰锦帆开:春风和煦,龙舟(一种古代帝王或贵族乘坐的大型船只)上的锦帆被吹开。 - 3. 龟鱼跃浪承颜色:形容龙舟上的装饰物(如龙、龟等)在水中跳跃,呈现出各种颜色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闻道降胡说虏情,春来拟绝汉军营。 - 关键词:“闻道”,“降胡”, "虏情", “汉军营” - 翻译:听说北方的降胡对敌人的情况了解很多,春天到来时打算断绝与汉朝的营垒联系。 - 注释:‘降胡’指北方游牧民族,这里借指敌人。'虏情'指敌方情况,“春来拟绝汉军营”表示准备在春天断绝与汉朝的联系,可能是为了防御或备战。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前形势的认知和应对策略
易州道中怀古 春风匹马经行地,落日黄金亦故台。 敢谓燕昭无伯略,谁怜易水见雄才。 青云不动龙山合,绿树无声雁影回。 千载天涯沦落客,敝袍孤剑有余哀。 赏析: 本诗是明代尹耕的一首五言律诗,全篇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的画卷。诗中通过对春天的风和马、落日下的黄金台以及易水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痕迹和英雄的悲壮。 首联“春风匹马经行地,落日黄金亦故台”
诗句释义: 1. 至日:指冬至这一天,古代以这一天为冬季的开始。 2. 天涯亦有穷愁日:意指无论身处何方(天涯),都会有令人烦恼的日子(穷愁)。 3. 病里翻多故国思:因病(疾病)而更加怀念故乡(故国思)。 4. 腊冻岭梅难索笑:腊月的寒风使山间的梅花凋落,难以引起人的欢乐(笑)。 5. 春迟宫柳未舒眉:春天来得较晚,皇宫里的柳树还未长出新芽,不能舒展人的心情(眉)。 6. 浮灰不送囊中赋
诗句: 春深关塞尚屯兵,万里防胡拱汉京。 译文: 春天深入关塞,依然驻扎军队,守卫万里边防,保护国家安宁。 关键词解释: 1. 春深关塞:指春天时节,关塞(边境的关口和要塞)依然有军队驻守。 2. 屯兵:驻扎军队。 3. 防胡:防御胡人入侵。 4. 拱汉京:保护国都,即首都。 5. 翠华临远道:皇帝的车驾降临边远的地方。 6. 岂应金甲废深耕:为什么应该放弃耕种,让士兵穿着铠甲? 7. 转输
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其一)的创作背景、内容解析和赏析如下: 创作背景 尹耕,明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边塞景象为题材,反映了他对国家安定的深切关怀和对边疆将士的敬意。这首诗可能是在考察或巡视边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担忧与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将士辛勤工作的尊重和赞美。 诗句释义 1. 戍楼霜重角声残:描述清晨时分,士兵们在戍楼守卫,寒霜覆盖着戍楼,角声回荡在空气中渐渐消失
【注释】 熊耳:山名,在河南省方城县西北。滹沱:水名,在河北省西部。清梦:指围棋。渔蓑(suō):蓑衣是渔民的雨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友人张西屏的。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月明熊耳照滹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月亮高悬,照耀着熊耳山和滹沱河,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第二句“千里思君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