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匹马经行地,落日黄金亦故台。
敢谓燕昭无伯略,谁怜易水见雄才。
青云不动龙山合,绿树无声雁影回。
千载天涯沦落客,敝袍孤剑有余哀。

易州道中怀古

春风匹马经行地,落日黄金亦故台。

敢谓燕昭无伯略,谁怜易水见雄才。

青云不动龙山合,绿树无声雁影回。

千载天涯沦落客,敝袍孤剑有余哀。

赏析

本诗是明代尹耕的一首五言律诗,全篇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的画卷。诗中通过对春天的风和马、落日下的黄金台以及易水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痕迹和英雄的悲壮。

首联“春风匹马经行地,落日黄金亦故台”,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骑着马经过的场景。春风拂面,马匹轻快地奔跑,阳光下的土地金光闪闪,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英雄的消逝。这句诗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为整首诗定下了怀旧和感慨的主题。

第二联“敢谓燕昭无伯略,谁怜易水见雄才”进一步展开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感。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假设,即历史上的燕昭王(燕昭王)虽然有张仪这样的贤臣,但似乎仍不足以超越其他君主。而易水,作为见证过英雄事迹的地方,却无人再能见到昔日的英雄风采。这一联既是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也是对现实无力挽回之感的抒发。

第三联“青云不动龙山合,绿树无声雁影回”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反衬英雄的孤独与无奈。青云不动摇,如同英雄的志气永不改变;绿树无声,仿佛英雄的离去并未引起波澜。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意,也深化了诗句的内涵,让人联想到英雄虽死犹生,其精神永存于天地之间。

最后一联“千载天涯沦落客,敝袍孤剑有余哀”则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他自称为“天涯沦落客”,意味着自己在历史的洪流中漂泊无依。尽管身着破旧的袍子,手持孤独的剑,但他心中依然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历史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