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注释】 1. 短歌:古琴曲名。 2. 丰盈盛饰女:指富贵人家的妇女,衣着华丽,装饰精美,打扮得非常漂亮。 3. 布素淡妆人:指平民百姓,朴素无华,打扮得很简单。 4. 不分在颜色:比喻不论富贵或贫贱,只看外表。 5. 只分富与贫:形容贫富悬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贫富差距的严重性。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人家的妇女和平民百姓,表达了对贫富不平等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宿冲虚观 古坛秋尽菊花新,落木千章绕四邻。 葛令丹台犹未改,白家音乐已难陈。 天鸡夜半争啼日,仙犬年多不吠人。 却忆昨宵闻颇异,空中一曲随梁尘。 注释: 1. 古坛秋尽菊花新:古坛上的菊花已经凋谢了,但新的菊花又盛开了。 2. 落木千章绕四邻:周围的树木上挂满了落叶。 3. 葛令丹台犹未改:葛令的炼丹台仍然没有改变。 4. 白家音乐已难陈:白家的乐器已经难以演奏了。 5. 天鸡夜半争啼日
【注释】 寒衣:指冬天穿的单衣。裁(cái):剪裁。非是:不是。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疏慵(yōng):懈怠。有线无针引:比喻有人教,没有指导。何由缝:怎么缝? 赏析: 这首诗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心情。“寒衣裁已定”,说明冬装早已准备就绪;“非是妾疏慵”,说明不是自己不勤快。“有线无针引”一句表明自己对缝纫一窍不通,只能听人指教。最后,妻子无奈地叹息道:“教妾如何缝?”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情和思念
注释:翡翠生长在大南方;羽毛还没有变成色彩;被装载到长安、东都洛阳,它的价值超过了数倍。 赏析:这首诗是咏物诗中的佳作。作者以翡翠喻人,通过写“翠羽”在南国和两京的遭遇,赞美其才华不减于翡翠。前两句写翠羽初生,尚为未雕彩饰,后两句写它被装在华丽的箱笼中,身价倍增。全诗构思新巧,立意高超,富有情趣
【注释】: 1. 朝云墓:作者的妻子,名朝云。 2. 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指以孙西庵先生的诗为韵脚来创作一首诗。 3. 露重岚深路渺茫:指早晨雾气很重,山路显得十分幽远和迷茫。 4. 直教愁色对愁肠:意思是说,这种景象使人的愁绪更加深重。 5. 新冢垂青草:新的坟墓上长满了青草。 6. 独泛扁舟映绿杨:独自划着船儿在杨柳树旁荡漾。 7. 紫燕欲飞先绕栋:紫燕想要展翅飞翔,却先飞到屋梁上盘旋。 8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北邙(máng)松柏锁愁烟,望尽黄茅是海边。 孤垄阴风吹宿草,出云清梵欲歌筵。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日暮乡关何处是,亦应怀抱暗凄然。 注释: - 北邙(máng):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的一处山岭,因古代帝王将相多埋葬于此而得名。 - 松柏:这里比喻墓地周围的树木和石头,象征死亡和永恒。 - 锁愁烟:形容墓地周围笼罩着一种忧郁的气氛。 - 黄茅:指荒草
注释:试剑石上留下了谁用千金宝剑留下的痕迹,仇敌遍布天下,我怎能忘记恩情而不报答呢?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忠诚报国之情的诗。首句“谁试千金剑”,指的是历史上有一位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证明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他的事迹被镌刻在了试剑石上,成为了永恒的纪念。二句“犹存石上痕”,意味着尽管英雄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却依然留在了这块石头上。三句“仇人满天下”,则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状
【诗句释义】 朝云墓:指唐代才女鱼玄机的墓。 十首次:即十次吟诵。 孙西庵:即清代诗人孙原湘,字维新,号桐荪,湖南宁乡人。有《东园诗集》。 何劳:何需。终日望:整天望着。林峦:山峦。寂寞烟霞古灶残:形容山峦间炊烟袅袅,夕阳映照,显得十分寂静凄凉。“烟霞”是夕阳余晖,“灶残”是炊烟消散。 紫陌:紫色的小路。夜深槐露滴:“滴”,动词后接名词,表示落下的动作,此处指槐树在夜里滴下露水。 白杨风起垄头寒
【注释】 纱窗:指窗户。日落:太阳落山。幽丛:密林。鵩鸟:即杜鹃,又名子规,传说中其鸣声哀怨凄楚。女娥:即织女,神话中的仙女。投文客:指科举考试的应试者。地回:大地。魂:这里指灵魂。回首:回顾。 【译文】 纱窗下夕阳西坠渐入黄昏,露珠从树丛滴落犹如泪水的痕迹。 杜鹃啼叫声让人联想到成人已死,但织女的倩影依然存留在人间。 门庭冷落却有很多应试的人,天地旋转难以招唤那些自古就存在的魂魄。
注释:獦獠幡非动指的是獦獠旗没有晃动。生公石点头是指生公寺的石像点头。一时捏怪者流毒在千秋表示这些鬼怪的行为给人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会流传千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生公寺石像点头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于鬼怪行为的憎恶和对善良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哲理思想,认为一些不良行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一生。这首诗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