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注释 1. 端州华严庵访一持上人:指的是到端州华严庵拜访一位名为“一持”的上人。 2. 江乡十载别:指作者已经离开家乡十年。 3. 江畔二旬留:在江边停留了二十天。 4. 园草日以绿:说明时间过去,园中的草地已经变绿。 5. 故人空白头:形容自己年岁增长,已无青春年少时的风采。 6. 看花逢旧国:在花下遇见了曾经的国家或地方。 7. 卷幔对湍流:推开帘子面对湍急的流水。 8. 惆怅东风晚
【注释】 松声起:指松涛阵阵,声响入耳。 中夜:半夜时分。 开阁共深坐:开了阁门一同在幽静的房中坐在一起。 清光宛在兹:清冷的月影就在这里。 闲心:悠闲的心情。 幽赏:幽静的欣赏。 因风:随风。 水湄:水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石湖夜景的七绝诗,写景细腻,意境深远。诗人以松声、微月、孤磬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幽静的湖畔,聆听着自然的低语,感受着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诗句释义: - 二阮还山去,予将渡海时。 - 二阮:指诗人的朋友和同事,可能是两位姓阮的人。 - 还山去:指的是他们即将回到家乡,离开官场或其他地方。 - 予将渡海时:表示作者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可能是为了渡海前往另一个地方。 - 舟车虽异路,怀抱尚如斯。 - 舟车:这里可能是指交通工具,如船和车。 - 异路:不同的道路
罗浮山高耸入云,峰峦叠嶂宛如仙境。 云雾缭绕,仿佛在东方的天际。 山中云雾缭绕,精舍藏身其中,等待着那位法王的到来。 法王饥时吃林中的菌类食物,闲时在瀑布边的石床上休息。 大师即将离开,我该如何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听说梅花盛开的地方,会有阵阵清香飘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罗浮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法王的敬仰。同时
同岑金纪刘弘客容廷恂任肇楚十八夜宿王氏园亭 孤亭倚众木,木落识秋深。 注释:孤亭依傍着众多树木,树叶落下就知道秋天已经深入了。 译文:孤亭依傍着众多树木,树叶落下就知道秋天已经深入了。 赏析:诗的开篇即点明了季节是秋天,并描绘了孤亭和众多树木,营造出了一幅秋日图景。接着,诗人又通过“木落”二字,将读者的视线带入到秋天的深处,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不寐看明月,群公共此心。 注释
送十影上人入丹霞 其一师又丹霞去,相逢何处期。 白云千嶂里,青笠独行时。 已识禅为障,方知悟是痴。 寒松与白石,稳卧不须疑。 注释: - 师又丹霞去,相逢何处期。 师又丹霞去:指师父又一次要前往丹霞这个地方。 相逢何处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再次见面。 - 白云千嶂里,青笠独行时。 白云千嶂里:形容山峰连绵如云,十分壮观。 青笠独行时:戴着青色的头巾,独自一人行走在山间。 - 已识禅为障,方知悟是痴
注释:草堂过了三天,你我相见,更加亲密。细雨消除了酒意,残灯送别老朋友。时间紧迫,无法再畅谈下去,愁绪随着离愁而生。小阁里留你稍晚些再来,多想你才能不减精神。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黎雨亭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怀抱益相亲”描绘出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语难随漏尽,愁为怨离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不要担心离别的地方,霜叶向人飞。虽然有寺庙但初来乍到,没有家只有回家。听钟声跟随着中午用餐,听到雁叫就感到寒冷的衣物。羡慕你耽于幽寂之地,浮生的事都不重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前两句写离愁别绪,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牵挂。后四句则通过描绘友人在寺庙中的日常生活,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物外。整首诗意境深远
诗句解析 1 “我闻旸谷寺,海日夜中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阳谷寺的听闻和对其地理位置的描述。阳谷寺位于大海之中,因此能见到海上日出与日落的景象。 - “我闻”:表示听到或得知某事。 - “旸谷寺”:地名,即阳光照耀的地方,这里指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希望和光明。 - “海日夜中光”:描述阳谷寺位置在海边,能看到日出日落的自然景观,强调其特殊地理位置。 2. “释子尚禅定,清晖满石床。”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高兴地迎接您,远在广东的广文先生回到了家乡。 我攀着树枝回忆分别的日子,已经两年没有见面了。 他的教化和恩泽如同香气一样传播到全国,我们欢欣鼓舞的心情溢于言表。 只要能让老人快乐,那么即使官职再小也不要推辞。 注释:喜吴谓远广文自琼南归里觐省:高兴的是吴地人(指诗人的朋友)远从广东回来看望你。广文先生是从海南岛归来的。“觐省”即拜访,看望。荆花:指荆树的花。荆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