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考生在答题时
送林司理应召北上 几年丹笔凛秋霜,秋水今看是橐装。 此去攀辕倾泽国,向来推毂动岩廊。 讼庭过雨甘棠长,谏省生风疏草香。 望入五云谁不羡,雍雍鸣凤待朝阳。 注释: 1. 几年丹笔凛秋霜:形容林司理的文笔犀利如刀剑,锐利如秋风。 2. 秋水今看是橐装:形容林司理的才华如同深秋的河水,深邃而清澈。 3. 此去攀辕倾泽国:形容林司理即将离开,就像攀爬车辕倾倒在泽国的美景一样,让人心醉神迷。 4.
社集以龚岳伯故中废累月矣元夕前一日施囧伯寻盟焉爰赋一律纪兴时严侍御初入社 注释:社集,指祭祀土地神的集会。龚岳伯,即龚自珍,字石君,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诗人、文学家。中废,指因故未能参加。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施囧伯,名不详。施,姓;囧伯,名字。 译文:社集因为龚岳伯的缘故已经中断了几个月,元夕节的前一天,施囧伯来寻找我们结盟,于是我就写了一首《纪兴》诗来纪念这个时刻
【注释】 六月六日:指农历六月的六日,即夏至。 大雷雨:大雨如注。 贾弘老:名弘古,字子美,洛阳人,官至工部尚书,有《大雷雨》诗传世,此处借以自指。 东第新成社集得烝(zhēn)字:《唐故尚书左丞相河南元公神道碑铭》云:“弘古,洛人也。少举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又“弘古……与郑余庆、李乂、张均、王涯、卢翰、温造、崔群、裴延龄、韦绶、柳宗元、韩晔、陈谏、刘禹锡、白居易同列于朝”,又“时宰相杜黄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寿张廉水”: “寿张县的廉姓人士,他的名字和姓氏都不重要,关键是他是一个女子” - 这句话在古代可能意味着这位女性有非凡的才干和能力,不受限于传统的性别角色。 2. “烟霞曾共列仙期”: “曾经与云雾和彩霞一同排列成神仙的时间表” - 这描绘了一个超脱现实生活的境界,强调了此人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 3. “名姓何妨女子知”:
注释: 寿吴兴李参知父母大雪封斋官邸的梅花开满园,金绯衣庆祝的日子刚刚温暖。 著书的人还未离开函谷关,采药的人已经接近鹿门山。 柏叶提前传递新年的美酒,薇花高映大夫的轩窗。 山城万口歌颂恩情遍布,一并进入春声中祝福繁盛。 赏析: 这首诗是向李参知的父母表达祝贺和祝福的。首先,诗人描绘了一幅雪后的梅花盛开、人们欢庆的新景象。接着,诗人用“著书人”和“采药家”两个形象来代表李参知的父母
诗句原文: 身都千骑领东方,海国行春满路光。 人自楚材来郢上,名同汉吏起渔阳。 重歌麦垄双岐似,旧憩棠阴百里强。 共道下车偏得岁,却愁天阙去含香。 注释与译文: - 身都千骑领东方:描述通州守张聚征的威仪和权力,"千骑"象征其强大的军事或政治力量,而"领东方"则表明其在地方的影响力。 - 海国行春满路光:春天的景象在海面上反射出光彩,象征着繁荣与活力,同时暗指其治理下的地方充满了生机。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送曾吴县》。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讼庭芳草傍吴宫,驿路征车辑玉同。 “讼庭”指的是诉讼的庭院,这里可能是指曾吴县的法律机构,而“芳草傍吴宫”则描绘了春天时,曾吴县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吴宫”很可能是指吴地的宫殿,即吴县所在地。驿站(驿路)上行进的马车与玉石一起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枫陛天高朝正月,花封人远待春风。 在高高的枫树台阶上,天空显得格外的高远
【注释】 仙艳:指佛桑花。 柔条:嫩枝。 祗园:梵语Dīvara,意为清净、寂灭。 朱槿:即紫荆,又名扶桑。 石榴:一种植物,花果皆为红色。 陌上提筐女:指摘取桑叶的女子。 【赏析】 此诗是龚自珍在南园社集时,与众人一起赏佛桑花、荷花各咏的七言近体古诗。诗中对佛桑花、荷花进行了描写和赞美。 第一句“仙艳谁从岭外移”,诗人首先描绘了佛桑花的绚丽美丽。这里用“仙艳”一词来形容佛桑花的美丽
【注释】 1. 赠陈封翁全庵:赠送给陈封翁全庵(作者友人)。 2. 早将踪迹寄烟霞:早早地把足迹寄托在烟霞之中。 3. 燕翼经传众所夸:比喻自己的学问和品德受到人们称赞。 4. 令子今为单父宰:你的贤明儿子如今是单县(今属山东)的县令。 5. 贤人曾聚太丘家:贤德的人曾经聚集于太丘(地名)之家,指陈氏家族。 6. 玄湖九里仙源近:玄湖(地名)方圆九里,是仙灵所在的地方,接近这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