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皋
诗句输出: 赀郎何必汉长卿,汝亦凌云擅大名。 译文输出: 你不必羡慕汉朝的司马相如,你的名字已经传扬天下,如同登上了云端一般。 注释解释: - 赀郎:指有财富的人。 - 何必:表示不需要,不值得。 - 汉长卿:指汉代的大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 - 凌云擅大名:形容名气很大,如同站在云霄之上。 - 清时无狗监:在清廉的时代,没有奸诈小人。 - 几人曾听上林莺
【注释】 孤云:比喻诗人自己。绿绮:古琴名,这里借指琴艺高超的友人。苕水:浙江天目山一带的溪水,因产苕草而得名。匡山白社:即匡山之社,相传孔子弟子曾子居匡山,与隐者一起饮酒赋诗,故称。前身:前世。 【赏析】 首句“孤云不信客中贫”,说诗人不以为意,因为自己的贫穷是暂时的,就像天上的孤云不会因飘流于人间就认为世上的人都在遭受贫困一样,表现出一种豁达的胸襟。 次句“绿绮携将苕水春”,写诗人携着琴
注释: 1. 来从西域去西川:从西域来到这里,又要去西川。 2. 来去从参不住禅:来回奔波,却参透不了禅理。 3. 却笑东林松树子:却又嘲笑那西天灵山的松树种子,它们年年风吹雨打,却依旧挺立不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西天僧人妙智上人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生死轮回、人生无常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来从西域去西川”,描绘了诗人与西天僧徒之间的深厚友情。他来自西域,来到西川
注释:刚得到新任的官职,在上林中任职,春风管领夹城深。自从柏梁宫赋词之后,应制的荣耀一直到今天。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以“拜得新衔隶上林”起首,点出题面。上林苑是汉武帝所建的皇家园林,这里集中了众多文人墨客。诗的第二句写自己刚刚获得官职,就在上林苑里任职。诗人通过这一事件来表达自己在仕途上的得意和自豪之情。第三句写上林苑里的春天景色,春风管领夹城,草木葱郁、鸟语花香
【释义】 梁溪君住在德清已一年,有僧人相伴也有酒友。归去不因为忧愁年岁将晚,梅花的消息在西湖传开。 【注释】 1. 钱匡庐:即范成大,字天泽,一字幼元,号石湖居士、四明狂客、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文学家、诗人、旅行家和爱国者。 2. 梁溪:古地名,指无锡一带。 3. 僧寮(shào láo):和尚住持的寺庙。 4. 酒徒:嗜酒的人。 5. 愁岁晏:因时局紧张而忧虑岁月流逝。 6. 梅花消息
【注释】 曲河:今河南洛阳东北有白马河。动经旬:指经过十多天。流沙:沙漠。春:指桃花的盛开。何处:不知在何处。艳阳:明媚的阳光。怜:喜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洛阳郊外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青城樵子今何之,尔却东游到海湄。 浮云来往亦恒事,白日修持知者谁。 梁溪昔有吴先生,明阳洞中餐玉英。 丹炉药臼至今在,夜半山中捣月明。 一从骑鹤上升去,真人之箓传其名。 尔来度人亦访友,望见峰头紫气否。 芝术经春谷口生,蓬莱晃日人间有。 赤书金简世多讹,竹杖芒鞋奈尔何。 不惜真诠扶病骨,掉头携手入烟萝。 注释: 1. 青城樵子:指作者自己。青城:古代对山林的美称,此处指隐居的地方。 2.
王元祯太学别余久矣一日谒余山堂遂赴留都试赋二绝句送之 其二 太学诸生旧有名,青衫彩笔老纵横。 白门秋榜看题字,荆璧今翻上殿行。 注释 1. 太学: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 2. 诸生:指在太学中学习的学生。 3.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服饰颜色,常用以形容文人雅士。 4. 彩笔:比喻才华横溢。 5. 白门:地名,这里可能代指太学所在地。 6. 秋榜:科举考试中的秋季录取名单。 7. 荆璧
刘山人送牡丹 其四 异种传来百宝装,花开应不比寻常。春城定惹游人看,泼却新醅满瓮香。 注释: 1. 异种传来:不同种类的花朵汇聚在一起。 2. 百宝装:形容这些牡丹如同各种宝物一般珍贵。 3. 花开应不比寻常:表示这些牡丹与众不同,值得一看。 4. 春城:春天的城市,通常指代繁华的京城或大城市。 5. 游人看:游客们纷纷来观看这些美丽的牡丹。 6. 泼却:把酒泼在地上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任夔州刺史时作的。 嘉名一一署周藩,黄紫还谁数洛阳:这两句的意思是“好名字一一记载于封疆藩镇的册子上,谁能数得上洛阳城中盛开的牡丹?”嘉名一一署周藩,指的是洛阳城的牡丹因为美艳绝伦而受到帝王的赏识,被记录在册封藩镇的文书中;黄紫还谁数洛阳,则是指其他各地的牡丹虽然也很美丽,但却难以与洛阳的牡丹相比。 秀色定知夸绝代,此花真不愧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