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皋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此题注意通晓全诗,把握全诗的内容及思想情感,从炼意、炼字的角度赏析诗歌。 炼魔台: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记载:“炼魔台,山名也。其上有古仙人修炼处。”唐李白《登锦城散花楼望蜀中诸山》诗有“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句,即此山也。 首联:盘纡(盘旋曲折)登绝巘(高岭),斜日(夕阳)在松萝(松树和萝藤)间。炼魔台位于群峰之中,地势险要
山中怀友人 十年叨禁近,梦落五湖边。 此日山中住,居然静者缘。 注释:我十年来一直在皇宫中担任禁卫之职,如今竟然来到了五湖边。今天我在山中居住,正是追求宁静之人的缘分。 清阴花覆地,大壑树参天。 却忆同怀子,萋萋生暮烟。 注释:清澈的阴影下,花儿覆盖了大地,深深的峡谷中,树木参天耸立。然而我常常怀念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身影在黄昏的烟雾中渐渐模糊。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送中表绍堂南还 君来以我故,君去若为情。 晓帐犹悬月,春程尚听莺。 三年拜母泪,匹马趁人行。 不浅投林兴,因君问耦耕。 注释: 送中表绍堂南还:送中表绍堂回南方。绍堂,表字,表兄。 君来以我故,君去若为情。 君来:你回来。以:因为。 君去:你离去。若:像。为情:为离别而悲伤。 晓帐犹悬月,春程尚听莺。 晓帐:清晨的帐篷。悬月: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春程:春天的道路。尚听莺:仍然听见黄莺的叫声。
【注释】 萍踪太无定:比喻自己像飘浮的浮萍一样,没有固定的去处。 去去复何之:指离别后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风雨舟难上:形容船在大风雨中行进艰难。 乾坤路总疑:指前途茫茫,不知何处是归途。 采芳愁远道:采花的人在远路上感到忧愁,因为花儿凋谢了。 视草忆同时:指作者与同时代人分别已久,现在只能看到别人起草的诏书。 怅望成轻别:惆怅地遥望,好像轻易地分别了。 空吟伐木诗
入山有感仲山师隐居 夫子传经日,何人不及门。 云从绛帐隔,空此青山尊。 注释:孔子传授经书的日子,没有人能比得上。云从绛帐之间隔着,只能空对着这座青山尊。 源正河汾广,春深桃李繁。 感遇共酬恩。 注释:源头宽广,黄河、汾水一带的河水很宽。春天到来时,桃树、李树都开满了花,结满了果。谁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交流思想感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相互安慰,共同报效国家
仪封道中 【注释】: 仪封:春秋时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道中:途中。 【译文】: 匆匆离家出门去,谁知成远游。 风尘难料人事变,徒然驾着车含愁。 有梦依傍家乡树,无书报知野鸟游。 思归之心指向河,日夜向东流。 赏析: 《送人》是一首别情诗。诗人以简练的笔墨,抒写了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思念对方的殷切心情,以及对方行踪不明、音讯全无的怅惘之叹。这首诗从结构上来说,首二句写送别的场景
【注释】: 重送华三:《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的作者,名不详。 离心不可道:形容离别之情深重。 依依:依恋的样子。 五月:农历五月,指夏天。 行人少:行者少。这里指旅途中的游子。 烟霞生计得:意思是说生计艰难,需要依靠自然风光来维持生计。 风雨宦游非:意思是说宦游在外时,常常要面对风风雨雨,不是一帆风顺的。 想尔还家后,中宵浣素衣:意思是说思念你回家后,半夜里还在洗衣服。 【赏析】:
下面是对《过苕上值病目宿震泽道院》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苕水望不远,兰舟行复停”:苕水(即苕溪水)望去似乎很近,但实际距离却很远,因此船只行进后又停了下来。 - “偶然留信宿,端以合沉冥”:只是偶然地在一个地方留下住宿的痕迹,这里用“合沉冥”形容自己的心境或状态是深沉、宁静的。 - “泽近多风雨,楼高逼斗星”:泽地附近经常有风雨,而高楼则逼近了北斗七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赵进士谒选的期望和祝福。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通籍六年久: - "通籍"在这里指的是成为官员的资格。"六年"指的是在官场上任职的时间。"久"表示时间长久。 - 译文:你作为进士已经担任官职六年了。 2. 蹉跎未拜官: - "蹉跎"意味着浪费时间或耽误事情。"拜官"是指被任命为官职。 - 译文
【注释】 木兰船:木兰,一名辛夷。相传木兰即木兰舟也。此借指木兰之船。 江郭:江边的城郭。江阴县在江苏省无锡市。 傅经:傅玄的《尚书序》和《月令》,皆称“傅说居殷为司徒”,后人因以“傅说”称殷代的贤相。这里借指王博士。 久冷还:官位久废。冷,废弃。 绛帐:古代帝王、卿大夫所居宫室周围用红色帷幔装饰的门。这里借指王博士的官署。 野老:指地方长官。赠青钱:赠送金钱。 淮南:指淮南王刘安,汉文帝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