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出门去,那知成远游。
风尘难自料,徒御总含愁。
有梦依乡树,无书报野鸥。
归心指河水,日夜向东流。

仪封道中

【注释】:

仪封:春秋时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道中:途中。

【译文】:

匆匆离家出门去,谁知成远游。

风尘难料人事变,徒然驾着车含愁。

有梦依傍家乡树,无书报知野鸟游。

思归之心指向河,日夜向东流。

赏析:

《送人》是一首别情诗。诗人以简练的笔墨,抒写了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思念对方的殷切心情,以及对方行踪不明、音讯全无的怅惘之叹。这首诗从结构上来说,首二句写送别的场景,中间四句写离情别绪,末二句写望眼欲穿的盼望。从内容上看,前三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前三句是写眼前景物,最后二句是写未来希望,即盼望对方早日平安归来。

诗的首句“草草出门去”,点出了送别的情景。诗人一出门便急忙上路,没有顾上整理一下衣帽鞋袜之类的物品。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含蓄深沉。一个“草”字,写出了行人匆忙的样子。而“那知成远游”一句,则又表现了行人对远行的不解与担忧。诗人没有说“怎么会想到要远游呢?”而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这样的写法,既使诗句显得委婉曲折,又增加了诗句的可读性。

第二句“风尘难自料”,是对第一句的补充说明。这里的“自料”,可以理解为“预料”“料想”,也可以理解为“估计”“估量”。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双重含义。一方面,诗人用“自料”来表明自己对于即将发生的远游之事并不了解。另一方面,诗人也通过“自料”一词暗示了自己对此行远游的担心和忧虑。这种表述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远游之事的关切,又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此行目的的怀疑与不安。

第三句“徒御总含愁。”中的“御”字,可以理解为“驾驭”,也可以理解为“使用”。“徒御总含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独自一人在路上驾车行驶。然而,由于旅途遥远,我无法预知前方的情况,所以心中总是充满了忧愁。这句诗表面上是说诗人在独自驾车远游时,心中总是充满忧愁。但实际上,它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表达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因为只有心中有亲人的人才会感到孤独,才会感到忧愁。所以,当诗人看到远处的家人时,就会心生欢喜,忘却一切烦忧。

第四句“有梦依乡树”,则是对第三句的具体化。这里的“梦”字,可以理解为“梦想”或者“梦境”。诗人在这一句里说的是,每当他路过家乡的树木时,他总会梦见自己正在那里游玩嬉戏。这一句虽然只是诗人的一个梦境,但却透露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因为只有在梦中,他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家乡,与家人团聚。

第五句“无书报野鸟游”中的“书”字,可以理解为“书信”或者“信件”。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因为我不在家,所以不能写信告诉你们我的近况。这里的“野鸟”可以理解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在那里的鸟儿。而“游”字则表示它们的生活状态。这句诗表面上写的是诗人无法寄送家书给家人的消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伤。因为即使诗人想要告诉家人自己的行踪,但是由于距离遥远、道路艰难等原因,他也难以做到及时传递这个信息。因此,这一句也间接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关心以及他们对他的思念。

第六句“归心指河水”中的“归心”可以理解为思念之情。而“河”字则可以指代河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内心充满了归家的渴望。而那条河就像是我的归途一样,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这里的“河流”不仅代表了实际的道路,还象征着人生的轨迹和命运的走向。而“归心”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使得他的思念之情更加浓厚。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不禁感叹诗人的才情横溢。

最后一句“日夜向东流”中的“向东流”可以理解为日夜不息地向前流动。这一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他希望家人能够像河水一样勇往直前,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这也是他对家人的一种鼓励与鞭策。因为只有不断地努力前行,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取得更好的成就。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境深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旅途图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