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客偶维棹,花宫坐晏如。
未能遗世事,聊得借楼居。
野润春烟薄,川长夕照虚。
乾坤双病眼,取次检方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1)

“过苕上值病目宿震泽道院”,首句写诗人经过苕上,因眼病而寄宿在震泽道院。苕,指苕溪,即苕霅溪,发源于浙江省安吉县,流经湖州、嘉兴等地,汇入太湖。苕上为湖州之西境,故云“过苕上”。苕上是作者的家乡,他在此地因眼病而寄居道院,心情是很凄凉的。“值”字下得很重,说明作者是怀着满腔愁绪来到这里的,这一句中“病目”和“宿”两个动词都暗含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2)

“行客偶维棹,花宫坐晏如”,第二句承前启后,由“宿”到“坐”,“坐晏如”三字写出了道院的安静和舒适,与“行客”的凄清形成对照。“行客”二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也交代了此行的原因,这是一次意外的逗留。

(3)

“未能遗世事,聊得借楼居”,第三句紧接前两句,从“坐”到“留”,进一步写自己的处境。“遗世事”三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聊得”二字表现出他暂时寄居道院的无奈。诗人此时虽然身在道观,但心境仍不能平静,他依然关心着天下大事。

(4)

“野润春烟薄,川长夕照虚”,第四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野润”二字用词新颖,将雨后的山野写得生机盎然。“川长”三字写出了夕阳斜照时江面宽阔、水流悠长的景色。“虚”字则形象地写出了夕阳映照下江面的空阔、渺远的景象。

(5)

“乾坤双病眼,取次检方书”,第五句写眼病和心病。“双”字写出了作者眼病的严重程度,“乾坤”二字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抑郁。“取次”“检方书”三字表现出作者此时的无奈和无赖。

【答案】

译文:

经过苕上值眼疾而宿于震泽道院。

游子偶然停舟,花宫中坐宴正宜。

未能忘却世俗之事,姑且借住楼中以度时光。

郊外的春天烟雾轻薄,长江边夕阳映照水面空旷。

我与天地都是双目失明之人,随意翻检医书以求疗伤。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因眼疾而寄居道院,内心充满矛盾与苦闷之情。全诗语言平淡质朴,却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写眼病,尾联自述。中间两联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不满,对山水田园风光的喜爱,以及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