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1) “过苕上值病目宿震泽道院”,首句写诗人经过苕上,因眼病而寄宿在震泽道院。苕,指苕溪,即苕霅溪,发源于浙江省安吉县,流经湖州、嘉兴等地,汇入太湖。苕上为湖州之西境,故云“过苕上”。苕上是作者的家乡,他在此地因眼病而寄居道院,心情是很凄凉的。“值”字下得很重,说明作者是怀着满腔愁绪来到这里的
【注释】 1.和:写给某人的诗。顾南阳:名不详,与作者友善。夏日游太平寺:太平寺在今江苏南京附近,是南朝梁时建造的古刹。清凉胜:指环境清幽宜人。寻僧逐放参:访求僧人,追随高僧学习。2.钟传:钟声传到。3.花散:花瓣飘落。4.讲堂南:指寺院的南侧讲堂。5.高贤:指高尚的学者。6.逃禅:逃避禅宗。7.无量法:无边无际的佛法。8.谙(yǎn):知道、了解。 【赏析】 此诗是诗人应友人之请,作的和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首联“京兆风流擅,何劳佐牧行。”意思是说京都的名门子弟擅长文采,何必要你出外为官呢?“擅”,精通、擅长;“佐牧”意为辅佐郡守。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出京的不满情绪,同时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颔联“试庞明主意,借寇郡人情。”意思是说试着让庞明的主意发挥作用,借助寇郡人的情绪来办事。“庞明”是作者的朋友,“寇郡”即指寇准,寇准曾为延州的长官
这首诗的格式是四句话一行,共有八行。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1. 铜瓦箱 - 官衙古渡口,亲(亲人、朋友)舍白云间。 译文:古老的官衙渡口,我的亲朋好友住在白云之间。 注释:官衙指的是古代官府或衙门,渡口是船只停靠的地方,这里指一个交通要地。亲舍表示亲朋好友的住所,白云间可能指的是高远或者宁静的自然环境。 2. 河势浸铜瓦,泉声梦锡山。 译文:河水涌进铜瓦中,泉水声仿佛在梦中响起,仿佛锡山
【注释】 黄云:指秋天天空的阴霾。绿鬓:指白发,借指青春。尊畔:酒壶旁。浮沉:指仕途的升沉。薄宦:微薄的官职。出处:指仕宦的进退。天涯会:指在异地相逢。同为岁暮人:同为年老之人,这里以年老者自谦之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首联写秋景,颔联写冬日,颈联抒己怀,末联道别意。全诗意境高远,含蓄蕴藉,言浅意深。 “黄云惨白日”,是说天阴云暗,秋日昏暗。“惨”字用得贴切,使人感到一种肃杀
【注释】 万事堪高枕:万事都可高枕无忧了。高枕,高卧,安然无忧虑。 官衙况薜萝:衙门像薜萝一样幽深。薛萝,一种植物,蔓生,叶子细长,可做篱笆,亦指隐士。 闭门玄草歇:关门闭户,听凭玄草(即灵芝)自长。玄草,仙草,传说服食可长生不老。 开牖白云过:开窗子让白云飞过。 竹翠晴犹湿,荷香晚更多:竹子青翠,晴天还带着湿润;荷花香气,在傍晚时分更加浓郁。 陆沉翻自爱,不复厌婆娑:我沉浮于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铜瓦箱 不是贪微禄,其如畏简书。驱驰嗟世路,俯仰愧闲居。野旷群山出,天长万柳疏。春壶那得问,花事牡丹初。”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答案】 铜瓦(指宫阙) 不是贪微禄,其如畏简书:不是贪恋做官(指微薄的俸禄),恐怕害怕被简慢了圣旨吧! 驱驰嗟世路,俯仰愧闲居:奔波忙碌地在尘世间行走
【注释】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夏日,即夏季。卧病,指因病卧床不起。夏日卧病得诗十首,是作者在夏季因病卧病期间所作的一组诗歌。 官阁暑犹寒,生涯寄药栏:官阁,指官府的楼房。暑犹寒,指夏天炎热如冬日。生涯,指人生。寄药栏,指寄居官府的楼房。 风尘吾意懒,岁月主恩宽:风尘,指世事的纷扰和官场的污浊。我意懒,指对仕途的厌倦。岁月主恩宽,指年老体衰时,能得到朝廷的优待和宽恕。 短发牵丛桂,同心忆采兰:短发
【注释】 1. 幽居:幽静地居住。无俗事:没有世俗的杂事。 2. 小径即花源:小路就是花卉成丛的地方。 3. 薜荔:一种植物,常绿攀缘灌木,花红白色。春常在:春天经常有薜荔开花。 4. 轩窗:窗户。月每存:月光经常存在。 5. 焚香惟晏坐:点燃香炉,坐下来慢慢品茗,安闲自在。晏坐:晚坐。 6. 清言:清雅的语言。 7. 看山色:观赏山景。 8. 新开傍竹门:新开的门旁边是竹林。 【赏析】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不浅烟萝兴,尘中亦掩关。 注释:在烟雾弥漫的山间,我悠然自得,忘却了尘世的纷扰,也忘记了关闭门扉。 译文:在烟雾缭绕的山中,我悠然自得,忘却了尘世间的一切纷扰和烦恼,也忘记了关上房门。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山间隐居的生活。他远离尘世的纷扰,只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欣赏山间的美景、静心养性等。同时,他也保持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不为名利所动,不为世事所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