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佐
平声四韵 奇文纵岭表,欲与云霄齐。 舟自山间落,人由雨际迷。 馀心驰骏骨,逸兴托丹梯。 料理千秋意,无庸醉似泥。 译文: 在壮丽的山川之间,我看到了一首奇妙的文章。它仿佛要与天空中的云彩相媲美,高远而飘渺。我的小船从山间滑落,人们也在雨水中迷失了方向。我的内心充满了奔放的热情和豪迈的精神,我的诗意寄托在那高耸入云的丹梯之上。我整理着我千年的心意,无需沉醉其中,就像泥土一样平凡。 注释: 1.
【解析】 本诗是一首纪行诗,表达了诗人初抵太平州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自己抵达太平州的所见;颔联写自己在太平州的所感;颈联承上写自己登高望远的所思;尾联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我骑着马到了太平州,看到一片烟雾笼罩下的江面。 心系江湖,容易感到飘泊无定,就像这秋天的橘柚气息一样。 采石矶边有我饮酒作诗的心情,青山郭外是我所向往的丘山。 没有相与的人,正好群鸥聚集在青山之上。 赏析
【赏析】 诗以舟行南归途中见闻为题材,写自己游历江湖,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诗中虽多感慨,但笔触轻松,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自辞姑熟路,随意可维舟”,写诗人离开故乡到姑熟(今安徽当涂)去谋生。他辞别了家乡的道路,乘船随意地寻找停泊的渡口。此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即在外地谋求生计。诗人从“辞”字入手,表明了自己离家远游的决心。“随意”两字,则显示诗人对前途充满希望,无拘无束、轻快自得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答出手法、情感、意境、主旨等,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山势锁江侧,欲将限界分”是说群山环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将江水限制在中间。这是写山势的雄健。“欲”字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所游欣有寺,回望却多云”两句诗中“所游”指游赏三山,“回望”指回头望见。诗人从远处观赏三山,心中十分欣喜
永安门 欲我诚何意,料君亦是狂。 但能存不杀,何至过相方。 永定门前约,太平州上望。 烽烟今未已,肉食叹难商。 注释: - “永安门” :诗中的地名,可能是作者的家乡或所在地。 - “欲我诚何意,料君亦是狂”:表达对对方的理解,即使有误会和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事情。 - “但能存不杀,何至过相方”:只要能够互相尊重,就不会发展到相互对立的地步,即不要因为小节之争而影响大局。 - “永定门前约
金陵留滞日,来往半娄东。 一病辞明主,言归笑远公。 横舟三尺剑,挂席大江风。 去国还家意,悠悠不可穷。 注释: 1. 金陵:古地名,这里指南京。留滞:停留。 2. 娄东:古地名,今属上海市,这里指江苏的松江一带。 3. 明主:贤明的君主,这里指唐肃宗。 4. 远公:指陶渊明,因曾任太守,被罢官后隐居田园,所以称他为远公。 5. 横舟:在船中横卧。三尺剑:形容剑很锋利,三尺长。 6. 挂席
【注释】 春初:一作“春日”。有游:有所游览。 朔旦:农历每月初一,即元旦。关天事:指新年伊始的大事。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又若秋:似乎像秋天一样。 居然:竟然,居然如此。随意去:自由自在地离去。是:此。 逆水:逆流而上。风难定:顺风难以把握。消愁酒:解忧的美酒。 最伤心所见:最令人伤心的是所见之物。声泪走江湄:哭声和泪水随着江水流向远方。 【赏析】 《春初有游》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
乡关何处是,舟楫自秋冬。 注释:我家乡在何方?只有乘船的木筏,随着江水漂流。 亦有趋庭礼,兼之令节逢。 注释:也有侍奉父母的礼节,恰逢佳节。 别筵犹昨日,贫信漫催侬。 注释:离别的宴席还在昨天,贫穷的消息却不断传来。 愁恨无多少,将诗取次供。 注释:我愁闷的心情没有多少,就写首诗来聊以自慰吧。 赏析: 这首词写旅途中对故乡、家庭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和无奈,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悲凉之感
【注释】: 过巫峡:指经过巫峡口的三峡地区。巫峡:在今四川巫山附近。高深积气浮,水石怒相求:巫峡两岸山岩重叠,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诗人登上巫山,仰望群峰,只见云雾弥漫,仿佛有一股力量托着山峰。水石怒相求:山中溪水奔流而下,冲击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好像是山神与溪水在相互争夺一样。胜绝频宜顾:巫峡的山水景色十分壮丽奇绝,令人应接不暇。胜绝:美妙绝伦。宜顾:值得欣赏留恋。奇情不易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1. 江湖随月渡,今复作秋看。 - “江湖”:这里指代自然景观或生活环境。 - “随月渡”:形容在月光下渡过江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情景。 - “今复作秋看”:现在又像秋天一样观看这风景。这里的“秋”不仅指季节,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2. 夜气凉如水,风声沸拟滩。 - “夜气”:夜间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