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锁江侧,欲将限界分。
所游欣有寺,回望却多云。
细草偏能色,虬松不厌群。
连连到采石,帆影乱波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答出手法、情感、意境、主旨等,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山势锁江侧,欲将限界分”是说群山环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将江水限制在中间。这是写山势的雄健。“欲”字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所游欣有寺,回望却多云”两句诗中“所游”指游赏三山,“回望”指回头望见。诗人从远处观赏三山,心中十分欣喜,因为在这险峻的山峰上能见到一座寺庙。但一抬头却只见到一片白云缭绕,看不到一个行人和船只。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游山时的心情和感受。
“细草偏能色,虬松不厌群”两句诗中“细草”指小草。“虬松”是指松树的形态。诗人用“细草偏能色”表现了群山中的小草颜色鲜艳,生机勃勃;而用“虬松不厌群”来形容松树的形态,写出了松树苍劲挺拔,傲然屹立,不畏寒暑。
“连连到采石,帆影乱波纹”两句诗中“采石”是地名。“帆影乱”指帆影在江面上来回移动。这里诗人把目光转向江面,看到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船上的帆影随着船儿的移动,在江面上留下一条条波纹。
【答案】
过三山
山势锁江侧,欲将限界分。
所游欣有寺,回望却多云。
细草偏能色,虬松不厌群。
连连到采石,帆影乱波纹。
赏析:
首联描写山势,用笔简练,突出其雄峻。
颔联以人观景,表现出游者的喜悦之情。
颈联以物言志,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
尾联由近及远,写江上的景色。通过舟行江面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